國網陜西電力加快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
國網陜西電力加快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16-11-08
今年5月,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啟動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計劃投資71億元,在直供電服務的41個縣(區)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打造更為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堅固耐用的現代化農村電網。
秦嶺深處網改忙
10月29日,數十日陰雨后,天氣轉晴,在商洛市商州區黑龍口供電所,值班負責人羅武圣要求,所里要抓緊天氣轉晴的大好時機,對轄區內松溝村牧戶關鎮陜南移民搬遷第三期工程進行配變增容架設。
在配變增容施工現場,工作人員頭戴安全帽,緊鑼密鼓地施工。他們從早上8點開始,不停地趕工期。工程現場安全質量員羅蛟圣介紹:“牧戶關鎮陜南移民搬遷一、二期工程涉及400余戶,大多已入住。原有配變容量已不能滿足群眾用電需求,第三期工程我們要給移民村新架200千伏安配電變壓器一臺。”
由于地處深山,機械不能到位,100多根電桿都是靠人工絞磨拉上山的,施工難度大。施工中,他們制定了嚴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嚴查現場違章行為。
看到供電所員工為村民用電而辛苦忙碌,村民阮琴娃說:“供電員工太辛苦了,服務真好,這次將電線換粗了,我們用電就更放心了。”
映日荷花別樣紅
荷豐現代園區是陜西渭南集生態旅游和蓮藕加工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園。從事蓮產業20多年的許澤民介紹,今年百余畝蓮花長勢喜人,全靠周邊安裝的7臺配電變壓器帶動水泵抽水。由于土壤原因,當地取水深度須在70米以上,最深的井有300多米,得靠地下水泵抽水。
“蓮產業一年四季都離不開電。”許澤民說,“荷花喜水,尤其五六月份,水蒸發量特別大,必須24小時補水;到了冬季,蓮菜生長也需要補充水。”蓮藕全身都是寶,蓮子、蓮菜、觀賞蓮花、荷葉……今年僅蓮藕采摘一項,許澤民就增加收入30多萬元,談及此,他對未來充滿期待。
隨著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渭南供電公司緊抓國家加大農村電網投資力度機遇,積極爭取項目,近5年來,累計完成投資6600萬元,新增配電變壓器246臺、容量5.7萬千伏安,新建低壓線路270千米,切實解決農業產業的供電保障問題。新一輪農村升級改造,渭南供電公司將重點解決井井通電、中心村鎮電網改造、貧困村通動力電等問題,推動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
“井井通電”把水送
“這些新架設的電桿、電線,還有變壓器,是專門為新打機井用電準備的,以后,咱們再也不用為幾百畝的農田抗旱灌溉問題發愁了。”在西安市閻良區振興街道譚家村,村民高興地奔走相告。
“十三五”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啟動后,西安供電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緊對接政府相關部門,全面了解農村機井規劃建設情況,組織技術人員,走進田間地頭,開展項目可研工作,認真研究制定工程項目實施方案,并將閻良區譚家村列為“井井通電”工程示范項目。
西安供電公司結合閻良區節水灌溉項目實施方案的計劃安排,把“井井通電”工程作為服務農民的重點項目,確保群眾農業生產用電無憂。該公司積極聯系地方水務部門,著力改善農電灌溉電力配套設施,消除農電灌溉用電盲區。根據閻良區譚家村機井建設工程的時間進度,今年夏季,該公司組織施工人員在酷暑天連續奮戰一周,順利完成了“井井通電”工程示范項目,新架設高低壓線路2.5千米,新增配電變壓器2臺、配變容量200千伏安,有效解決了當地435畝農田灌溉的用電問題。
國網陜西電力積極將“井井通電”工程作為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重要內容,計劃2017年年底前為經營區內2236眼機井通電,讓黃土地上的農民走出祖祖輩輩靠天吃飯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