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催化劑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5%
中國石化催化劑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5%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6-11-15
經過11年的發展,中國石化催化劑公司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煉油化工催化劑生產商、供應商、服務商,能夠生產煉油、聚烯烴、基本有機原料、煤化工、環保、其他催化劑等6大類近300個牌號的產品,年催化劑產品生產能力超過20萬噸。催化劑產品在國內石化行業的綜合市場占有率達到65%,其中主要產品催化裂化催化劑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海外用戶數量60余家,遍布亞非歐美近20個國家和地區。
“催化劑公司成立以來,在統一品牌、整合資源、改革體制機制上做了大量工作,牢牢占據國內催化劑市場的主導地位,在國外市場也不斷實現新突破,‘小顆粒’發揮了大作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玉普表示。
近年來,催化劑公司踐行創新驅動戰略,推進重點項目。提升制備工程技術開發能力,組織轉化生產好研究院開發的新型催化劑產品,建設MTO(甲醇制烯烴)催化生產裝置并投入生產;開展對催化劑生產制備技術優化的研究與實踐,如加氫催化劑等技術優化;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催化劑研究團隊等開展技術合作,提升廢液廢氣處理技術能力。
去年,催化劑公司轉化新產品22項,參與的9項技術成果獲得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發明專利12件;協辦18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7月組織召開催化劑清潔生產暨環保技術交流會,充分展現了公司的科技形象。2016年,催化劑公司獲得中國石化首批創新型企業的榮譽稱號。
隨著我國催化技術的提升和生產制備技術的提高,中國石化的催化劑產品已逐步具備了與國外大公司在海外同臺競技的能力。
針對很多國外企業對我國現有的催化劑產品認識不足、海外人才儲備少、語言和技術雙優的人才還比較缺乏的現狀,催化劑公司主動加大對外交流和技術產品推介的工作力度。組團出訪或邀請外國公司來華交流,積極參加海外煉化企業的催化劑招標,讓外國公司更多地了解中國石化的技術,了解中國石化的催化劑。去年,出口催化劑發貨量超過3萬噸,增幅40%。今年上半年,聚烯烴催化劑在中東市場訂單大幅增加,超過預算的30%。今年以來,催化劑公司的產品銷售中,55%銷往中國石化系統外,16%的產品銷售往海外,在中國石化系統內的市場占有率為90%,在國內的綜合市場占有率達到65%。
催化劑公司樹立“市場就是戰場”的理念,大力培養海外復合型人才,及時調整優化營銷策略,努力開拓系統外市場,積極參加國際競爭,提升技術服務能力。他們積極推進技術服務能力建設,建立技術服務裝置專家庫,先后聘請涉及9個品種和專業的專家60名。2015年,組織外聘裝置專家157人次對82家客戶提供技術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成品油質量升級、裝置異常情況等生產難題,受到客戶好評。
隨著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個公司除了在產品技術和質量上做精做優,還紛紛在提高自己的管理質量上動腦筋。催化劑公司大力實施價值引領戰略,倡導實施成本領先戰略,不斷優化生產管理,合理利用裝置產能開展原料內部互供,降低采購成本,嚴控費用支出,全面降低了產品成本。
為控制成本,催化劑公司成立專題工作組,持續推進加氫催化劑降本工作,積極統籌資源,探索內部原料互供,降低加氫劑生產成本。修訂完善標準成本數據庫,下發涉及35個催化劑產品系列的82個一、二級成本指標,層層傳遞降本壓力。開展消除獨家和指定采購專項整治活動,擴大招標采購范圍,采購成本明顯下降。嚴控公務性支出、差旅費等6項非生產費用,管理費用大幅下降。
2015年,催化劑公司實現加氫催化劑平均單位生產成本同比降低11%;節約采購資金1.38億元,同比節約非生產性費用242萬元。2016年上半年,催化劑公司降本6600萬元,節約采購資金8621萬元,非公務性支出比預算進度節約近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