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與國家標準委簽署標準化建設合作備忘錄
中糧集團與國家標準委簽署標準化建設合作備忘錄

文章來源: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6-12-21
12月20日,中糧集團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標準委)簽署《關于推動中糧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合作備忘錄》。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支樹平,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出席簽字儀式并講話。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中糧集團黨組副書記、總裁于旭波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此次合作是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和質量標準化工作指示的積極行動。
支樹平在講話中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糧食標準化工作。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和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要加強農業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推動質量興農。習近平總書記還曾經強調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此次合作是雙方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質量和標準化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央企參與標準化活動要求的具體行動,是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具體行動,是推動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戰略進程的一件大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支樹平強調,糧食安全問題是重大戰略問題,標準化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此次合作可以更好地發揮各自職能,制定高質量、高水平的糧食標準,建立嚴謹的糧食標準體系,提升國家食品安全水平。備忘錄的簽署是實施“標準化+”行動和落實“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的具體體現。中糧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和國際化大型企業,雙方在建立農業標準化生產制度、實施農產品安全標準化工程等方面的合作,有利于充分發揮其在行業內的領軍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推動中國農業標準和農產品“走出去”。質檢總局將協調各方力量,全力支持中糧標準化工作,在建立健全中糧標準體系、實質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全面提升糧油標準化服務、加強重點領域標準化合作等方面開展深入的合作。期待雙方的合作成為政企合作的典范,為有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壯大實體經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突出貢獻。
趙雙連表示,在質檢總局、標準委、認監委和相關司局的悉心指導和重點幫扶下,中糧不斷夯實標準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四大質量基礎,中糧質量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推動了業務持續穩定增長。在今年9月第三十九屆ISO大會召開期間,中糧與全球標準化專家和工商企業界同仁共同探討了標準化對貿易暢通和企業發展的深遠意義,深受鼓舞,倍感責任重大。在國家實施標準化戰略以及中糧推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的背景下,中糧和國家標準委簽訂合作備忘錄,是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攜手推動質量興國、質量興農、質量強企的實際行動和有力舉措,是雙方在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更廣范圍深化合作的新起點。
趙雙連指出,在過去67年的發展歷程中,中糧作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食品安全戰略的執行主體,在發揮現代農業的引領作用、維護市場穩定的支撐作用、保障食品安全的示范作用和農業“走出去”的領軍作用的過程中,積極地運用標準化手段,推動企業戰略實現。“十三五”期間,中糧建設有競爭力的全產業鏈國際大糧商進入關鍵階段,將進一步以標準化理念為指導,推進提質增效三年攻堅計劃;以標準化手段為支撐,打造放管結合的大風控體系;以標準化基地為抓手,建設“一帶一路”糧油食品走廊。中糧將與標準委相關部門展開深入交流,制定推進措施和計劃,切實推動合作內容落到實處,以標準強質量、以標準興品牌,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生產經營效益,確保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目標的實現。
目前,中糧已建立了由7個模塊、17個子系統構成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為質量安全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在國內,中糧主持制定標準81 項,參與制定標準101 項,科技成果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在內的65 項省部級以上獎勵。在國際,2014 年,中糧參與的ISO 7901:2011 小麥規格國際標準修訂工作,提高了小麥流通環節的質量控制水平和標準技術水平,對涉及糧食質量安全的雜質、水分等主要指標做合理調整,為促進國際小麥公平貿易、保障糧食安全做出突出貢獻。中糧也因此獲得2014 年中國標準化領域最高獎項——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國家質檢總局相關司局、國家認監委等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馬王軍,董事會秘書、辦公廳主任殷建豪,集團審計與法律風控部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和中國糧油、中糧酒業、中糧肉食等專業化公司(平臺)主要負責人參加了簽署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