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設計參建的長株潭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中國鐵建設計參建的長株潭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6-12-27
12月26日,由中國鐵建鐵四院勘察設計,中國鐵建十四、二十二、二十五局等單位參建,全國地下火車站最多的城際鐵路——長株潭城際鐵路通車運營。
鐵四院長株潭城際鐵路設計負責人廖文平介紹,長株潭城際鐵路(含西延線)全長105公里,全線橋隧比83.837%。車站24個。共設有尖山、谷山、八方山、觀沙嶺、開福寺、樹木嶺、香樟路、湘府路、洞井9個地下站,創全國城際鐵路地下車站之最。
長株潭城際鐵路整體成“人”字形分布,貫穿于湖南省經濟發達的長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內,外部環境復雜,具有地下管線多、地面構筑物多、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多、引入既有車站多、上跨既有鐵路多、上跨水渠和大江大河多等特點。
鐵四院開展長株潭城際鐵路規劃研究和勘察設計工作歷時10余年,主要經歷了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長株潭城市群(湖南省“3+5” )城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長株潭城城際鐵路勘察設計三個大階段。2010年4月,為保證項目按時開工,鐵四院組織600多人130余臺鉆機會戰長株潭城際鐵路工地;同年6月,長株潭城際鐵路在長沙市舉行建設動員大會,標志著項目正式開工。
長株潭城際鐵路全線22座特大橋,新建隧道25座。其中,湘江隧道和樹木嶺隧道均屬于特長隧道,且均為一隧多站的模式,其中全長12.8公里的樹木嶺隧道,內設4座地下車站,全長12.6公里的湘江隧道,內設5個地下站,為鐵路工程所罕見。為此,鐵四院開展了長株潭城際鐵路一隧多站模式通風及防災救援技術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保證了工程推進,為城市隧道建設積累了經驗。
長株潭城際鐵路是規劃的長株潭城市群城際鐵路網的主骨架之一。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長株潭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9-2020年)》,未來將有更多的城際鐵路陸續建設、開通,長株潭城市群將形成“放射加半圓”狀、全長1200公里的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