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年產量突破400萬噸
中石油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年產量突破400萬噸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7-01-11
2016年,中石油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生產原油406萬噸,累計動用地質儲量2.09億噸,累計產油量突破2000萬噸,達到2055萬噸。
去年是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規模推廣的第三年。繼2014年以來,產量每年以100萬噸的遞增速度,去年再次躍升新臺階。相應配套技術、相關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為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下一步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按需調整,強化表活劑生產運行。隨著產量規模的逐漸擴大,烷基苯磺酸鹽表活劑需求也呈規模增長,油田積極拓展原料來源,完善增加可磺化物含量等三項原料質量控制指標,優化調控酸值等三項磺化工藝參數,產品質量穩定。油田大力推進局產化工作,定型石油磺酸鹽產品配方,有效保證了區塊連續穩定注入。
優化跟蹤,精細開發調整。油田以油藏工程和驅油方案為核心,多角度對體系配方、段塞組合、注入方式和注采參數優化,提升方案設計精度,共完成各類方案21項,保證相應產能區塊按時投產和順利注劑。油田跟蹤體系性能質量,體系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跟蹤注入參數的匹配性,實施參數跟蹤調整6155井次,參數匹配率達90%以上;跟蹤區塊注采能力,實施增產增注措施457井次;跟蹤單井措施效果,措施有效率達到92%。通過優化跟蹤,大慶杏六區兩個強堿工業區、北三東弱堿工業區提高采收率均達到20個百分點。
突破瓶頸,持續開展科技攻關。圍繞結垢機采井綜合治理,油田規范防垢泵應用界限,配套完善智能提撈抽油機測試、計量技術,提升了物理耐垢舉升工藝的技術效果;機采井用清防垢藥劑全部實現自主研發、局內生產,成本下降20%;套管除垢工藝持續優化,形成物理化學相結合的除垢工藝,配套優選方法,平均單井施工成本下降25%。2016年,強堿、弱堿機采井年度檢泵周期分別達到397天、 49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