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海外資產占比近四成 遍布26國家地區
中海油海外資產占比近四成 遍布26國家地區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3-12-24
截至今年11月底,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外業務涉足亞洲、非洲、美洲、歐洲、澳洲等地的26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資產占比近四成。
1992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確立公司海外發展戰略。1993年,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發展中國石油工業。1994年,中國海油成為馬六甲油田最大的股權擁有者,邁出“走出去”的第一步,中國海油“走出去”的歷程從此開啟。
從購買資產到重視戰略布局,走得愈加智慧。從2005年競購優尼科失利到今年2月成功收購尼克森公司,創造迄今為止中國企業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筆海外并購成果。隨著國際化進程不斷深入,中國海油堅持戰略導向,以并購為輔,不斷探索多元化的資源獲取方式。
截至今年11月30日,中國海油氣電集團長期資源量鎖定在每年2190萬噸,成為全球LNG(液化天然氣)第三大買家。不局限于買資源,中國海油近年來更加注重LNG的海外資源基地建設,今年5月,氣電集團與BG集團簽署協議,增持澳大利亞柯蒂斯LNG項目第一條生產線的權益至50%。
從亞非到歐美,從權益者到作業者,走得愈加自信。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震說,中國石油企業早期大多在西方石油公司不愿進入的亞非地區布局,如何進入歐美等發達地區考驗著中國石油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成功收購尼克森后,中國海油一舉進入英國北海、美國墨西哥灣。
2002年,中國海油收購印尼五大油田的部分權益,這一次,中國海油轉換角色,首次走出國門擔任其中三個區塊的作業者。2006年,在赤道幾內亞,中國海油又首次成為深水區塊作業者。
進軍非常規,走得愈加寬廣。中國海油收購鷹灘頁巖油氣項目三分之一權益,進入美國頁巖氣領域;收購油砂生產商OPTI,北美油砂開發得以加速。
以油氣為龍頭帶動整個產業鏈“組團出海”,走得愈加深入。中國海油上游業務的“走出去”,帶動了專業技術板塊油田技術服務、工程建設的輸出,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在國際上的整體競爭力不斷提升。
目前,中海油服海外資產占總資產60%;海油工程瞄準東南亞、澳洲、中東三大市場,2012年海外訂單達21.8億元;海油發展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鉆完井、增產等技術服務。
下游板塊也“不甘寂寞”,油氣利用公司將瀝青產品賣到了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環保橡膠油進入韓國、日本等市場;中海化學今年6月收購加拿大西部鉀肥公司19.9%股權,國際化布局再下一城。
以中國海為大本營,從“引進來”再到“走出去”,中國海油開辟出一條通往世界的新航道,我國海洋石油工業的“版圖”也由中國海擴展為“世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