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車黨委中心組舉辦貫徹十七大精神學習班
南車黨委中心組舉辦貫徹十七大精神學習班

文章來源: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11-28
黨的十七大勝利閉幕以來,中國南車集團公司認真組織全系統對十七大精神的學習貫徹。11月16日至20日,中國南車集團公司黨委中心組舉辦貫徹十七大精神學習班,集中學習黨的十七大有關報告、文件,收看十七大錄像講座輔導,結合南車實際對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進行深入研討。
此前,南車集團領導班子召開了學習十七大、建設新南車、謀劃新發展的專題務虛會,南車集團黨委下發了《關于認真學習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對所屬各單位的學習作出部署。這次學習班,是南車黨委中心組結合實際,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的又一舉措。
學習班由南車集團黨委書記鄭昌泓主持。大家認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國資委黨委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黨的十七大主要精神摘錄》等輔導材料,集中收看了中央黨校張志明教授所作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中央黨校劉春教授所作的《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錄像輔導,對輔導內容進行了座談,對如何結合南車實際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進行了深入熱烈的研討。
學習討論中,大家一致認為,在這次學習班上,通過再一次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報告的原文、收看錄像輔導和座談研討,在全面理解、融會貫通十七大精神上,在深刻領會十七大報告的精神實質上,在全面把握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等豐富內涵上有了新的收獲,真正達到統一思想認識、明確任務目標、激發工作信心的目的。
學習班結束前,鄭昌泓對下一步全系統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作了部署,提出具體要求。
一是要繼續組織好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工作。黨的十七大勝利閉幕后,南車上下掀起了學習十七大精神的熱潮,目前進展情況良好,學習活動正在深入推進。各單位黨委要繼續擔當好學習貫徹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責任,在組織好中心組學習的同時,認真抓好黨員、干部和廣大員工的學習貫徹工作,采取辦班培訓、座談討論、輔導講座、網上發布、專題報告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使學習活動不斷深入,真正把學習十七大精神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要緊密聯系實際抓好落實。各單位、各級組織要大力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全面深入領會十七大精神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本單位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的實際,堅持把運用十七大精神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作為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衡量學習貫徹成效的重要標準。緊密結合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入研究思考當前和今后本單位改革發展的重要問題,制定符合工作實際的新思路新對策新措施,努力把各項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三、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無論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還是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都要全面貫徹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求,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上下工夫。深入研究在成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基礎上,加快動車組和大功率機車核心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國產化;深入研究在已經搭建的先進技術平臺之上,實現新技術提升和新產品開發;深入研究進一步完善集團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產學研相結合,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深入研究營造更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培養一支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科技人才隊伍。
四、南車作為中央企業,要在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中,發揮好應有的作用。中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南車集團必須深刻認識十七大對中央企業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堅定不移地深化企業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在增強國民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方面;在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保障員工群眾權利方面;在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員工文明素質方面;在加快企業發展,改善提高員工生活水平方面;在承擔社會責任,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本質安全型企業,實現企業的和諧發展等方面開拓創新,有所作為,為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作出新的貢獻。
五、要全面加強企業黨建工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廣大黨員。按照創建“四好”班子的要求,促進中央企業各級領導班子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把企業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團結、和諧、有戰斗力的領導集體。鞏固和發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活動方式,進一步提高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準確把握和充分運用好黨的建設這一國有企業特有的思想、組織、管理和政治優勢,不斷增強企業“軟實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