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油建公司創新承包項目黨建模式
中國海油油建公司創新承包項目黨建模式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2-07-18
她的預期壽命不到一年,她的血液來自四個不同個體,她在一個18平方米的小集裝箱中誕生、成長,她的活力卻迸發在4000平方米的工地的每個角落。中國海油“海洋石油113”升級改造及維保項目臨時黨支部自2月1日成立以來,產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7月7日,中共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負責企業黨建的相關領導同志到項目場地調研后,盛贊“這是企業基層黨組織生命活力的最好證明,更是企業創新基層黨建的有力成果”。
黨旗統目標,合力促生產
和大多數項目一樣,在“海洋石油113”升級改造維保項目中,也有甲方、乙方和施工方。各家單位因為分屬不同的利益主體,有著各自的目標,這讓項目在進展中不可避免會發生責權糾紛和摩擦。
是否可以通過黨建來統一項目目標呢?海油發展油建公司黨委書記韋俊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由海油發展油建公司牽頭,把工地上所有的參與主體都納入黨建范圍內,讓不同的合同主體在黨旗之下擁有一個共同的組織,變硬邦邦的合同關系為親密的同志關系,從而擁有同一個建設目標,共享同一個對話平臺。
但這只是設想,誰都不知道將有怎樣的效果。
2月1日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在隨后的日子中,項目組不斷發生令人驚喜的變化。甲方負責人之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工程部渤中25-1/S油田永久復產項目總協調人郝寶齊對此贊不絕口:“效果很出乎意料!”
由于臨時黨支部采用雙軌運行制,平時在不同崗位工作的黨員在黨旗之下成為一個團隊,大家在同一個平臺上平等交流、溝通。在這樣的氛圍下,現場施工過程中有疑難雜癥,再也沒有人藏著掖著。敢于說問題、有效解決問題、推進項目進程成為大家的共識。
黨徽別胸前,沖鋒在最前
這里的每個黨員,每天都會把黨徽別在胸前,便于工人們及時辨認出他們的“特殊身份”。
為了更好地在生產中發揮沖鋒作用,他們自覺組建了“黨員先鋒隊”,一有新任務、苦任務,總是沖在最前方。臨時黨支部還在4000平方米的辦公區域內,迅速開辟出黨員之家、黨員服務區、月度服務之星、月度安全之星等黨建模塊。
在黨員的帶動下,在黨建模塊的作用下,項目組不斷涌現出勞動模范、服務之星、安全之星,讓項目組每一個人都備受鼓舞,從而保持著飽滿的干勁兒。
細處送溫暖,支部是港灣
黨員之家所在地是一個長6米、寬3米的集裝箱。
靠墻的書柜里,關愛員工跟蹤表、黨員積極分子信息表、黨支部黨課學習材料等9個深藍色大文件夾整齊擺放著。
在關愛員工跟蹤表文件夾里,已累積了近20份跟蹤表資料,這些表格里,有輔助工被特批8天帶薪探親假,有突患急性膽囊炎的管工提前收到支部書記拿自己的錢墊付的工資,有著急女兒中考的電工被叫去親切談心……
黨員之家對面,是黨員服務區。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里,擺放著自行車、針線盒、茶葉、零食等。在這個小房間里,施工人員的衣服破了,有黨員上前主動縫補;衣服上沾了難洗的油污,有黨員幫忙想辦法清洗干凈……
離家思鄉情更切。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們深深明白,一個好的組織,不僅需要帶領大家在生產中鉚足干勁兒,更要為兄弟們解決最切實的生活問題,營造一個溫暖的港灣。
“黨的先進性和基層管理創新緊密結合是‘海洋石油113’升級改造維保項目組取得和諧發展的關鍵。”韋俊仁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