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央企聯播 > 正文
        經濟日報:增強國企競爭力典型報道 探尋同仁堂昌盛的“秘方”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04-12-13

        增強國企競爭力典型報道 探尋同仁堂昌盛的“秘方”

        徐文營

          北京同仁堂是眾所周知的老字號,至今已有335年歷史。

          但同仁堂又是年輕的國有企業,1966年轉為全民所有制。

          38年國企發展歷程,使同仁堂集團迎來了最輝煌的時期。現資產總額約63億元,年銷售收入50億元,實現利稅6億元,在全國醫藥行業排名第五位、中藥行業排第一位,分別是1966年的151倍、90倍、156倍。再往前看,1949年同仁堂的固定資產按現值算只有50萬元,年銷售收入30萬元,員工100來人。

          同仁堂的變與不變

          走進同仁堂,可以發現一個是不斷變化的同仁堂,一個是不變的同仁堂。

          1954年,同仁堂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申請公私合營。毛主席特別指出,同仁堂“一萬年要保存”!之后,同仁堂擴大廠房,增添設備,開始了對中藥制造工藝的革新,在世界范圍內率先開展人工牛黃的研制,取得成功,使原本深藏于宮禁中為帝王將相所專有的名藥走進尋常百姓家。

          同仁堂成為國企時,不幸趕上十年動亂。盡管“同仁堂”牌匾都不讓掛了,但廣大職工頂著壓力堅持生產,在艱難的環境中向前發展。

          改革開放使同仁堂煥發新的生機,20世紀80年代10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了10倍左右。與此同時,國有企業的弊端同樣在同仁堂有所體現。

          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同仁堂集團貸款高達數億元,欠銀行利息數千萬元,企業信用被定為3B級。

          同仁堂新一屆領導班子認識到,要走出困境,只有大膽改革,不斷創新。

          1997年,組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交所上市,募集資金3.54億元。

          這關鍵的一步不僅實現了企業制度的創新,而且帶動了同仁堂人思維模式、管理理念、經營觀念、運營機制等一系列的變革。

          2000年,集團又從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了科技含量較高、產品劑型新的1億元資產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2.4億港元,成為全國首家使用同一國有資產進行二次融資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被證券界稱為“同仁堂模式”。同仁堂科技公司2003年入選標普創業板指數,是5家權重最大的公司之一。

          股改上市的成功,使同仁堂集團實現了從工廠制到公司制的轉變。集團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下降到40%左右,企業信用變為3A級。

          全力推進現代中藥

          有了雄厚的資金做保證,同仁堂加快科技進步步伐,全力推進中藥產業的現代化。

          同仁堂先后投入資金數億元用于設備改造,使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手搓、鍋煮”等落后生產方式成為歷史,藥品檢測由以往的“眼看鼻聞口嘗”讓位于現代物理、化學的細胞、分子水平的顯微和理化鑒別。特別是投資6億元在北京建設了兩個現代化生產基地。

          同時,同仁堂加大了新產品開發力度。目前,同仁堂共有藥品800多種,常用的有400多種,是當今世界上擁有品種最多的制藥企業之一。

          為適應生態環保建設的要求,在國家明令禁用虎骨、犀牛角等名貴藥材后,同仁堂立即著手替代原料的研發工作。如虎骨禁用后,在民間驗方的啟發下,同仁堂和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利用青藏高原一種對植被起破壞作用的鼠類骨架,研制出“塞隆風濕酒”新藥,藥力藥效與虎骨酒等同,被第一個授予動物類國家一類新藥。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中藥的安全性、有效性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針對這個問題,他們組成攻關小組,使200多種傳統產品完成了二次開發,贏得了消費者信賴。幾個主要產品在國內銷量猛增,出口產品由原來的20個增加到140個,創匯額由1996年的186萬美元增長到現在的2000萬美元,出口額在全國中藥企業中位居第一。

          針對傳統中藥服藥量大,服用不方便等問題,同仁堂采用高新技術,將40多種傳統產品改造成顆粒、膠囊、滴丸、口服液等新劑型,適應了現代人的用藥需求。

          新模式換“老”為新

          注重市場開發,構建現代銷售模式,是同仁堂近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幾年前,同仁堂僅有兩家藥店,如今已建網點400多個。其中,北京零售藥店61家,外埠藥店25家,店中店300余家,海外17家,遍布12個國家和地區,以名店、名醫、名藥三位一體的經營模式出現在世界各地。

          為了讓中藥中醫更廣泛地走向世界,同仁堂集團組建了同仁堂國際公司,在香港注冊,實現出口業務前移。特別是建于香港的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不僅是同仁堂首次走出北京建設生產基地,還標志著同仁堂海外發展戰略的開端。

          如今的同仁堂,改革創新的步伐越走越快,處于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而惟一不變的是始終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弘揚“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優秀企業文化。

          2003年,在抗擊非典的日子里,同仁堂針對當時中藥飲片供應急劇上升,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拿出1000萬元平抑中藥價格。累計向社會提供非典藥近200萬服,瓶裝代煎液約100萬瓶,解決了近100萬人次的用藥需求。

          長期以來,制約中醫藥走向世界的一個因素是一些中藥原材料農藥殘留量、重金屬含量超標。為解決這一難題,同仁堂從源頭控制藥材質量,在全國主要的中藥材原產地建成10大中藥種植基地,均通過了國家中藥材種植質量標準認證,所生產的藥材除供應同仁堂制藥所需外,還將進入經營領域。

          面向未來,同仁堂制定了宏偉的戰略目標:到2011年,年銷售額達到300億元,利潤達到13億元,成為國際馳名的現代中醫藥集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在线日韩中文字幕|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日韩A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