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培育以私人為主體的汽車消費結構
苗圩:培育以私人為主體的汽車消費結構

文章來源:東風汽車公司 發布時間:2005-03-16
苗圩:培育以私人為主體的汽車消費結構
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苗圩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的采訪。他指出,近兩年來的宏觀調控對于汽車產業來說,好的方面在于:一是抑制了過快的增長速度。前幾年汽車產業的發展速度都在百分之幾十以上,由此帶來了資源的緊張、市場容量的減少,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去年整個汽車產業的產銷量降低到了15%的增長速度,這個速度符合各方面的利益及條件。二是制止了一些盲目投資。以前很多表示過要進入汽車產業的,都在重新考慮其策略。對汽車產業不利的方面在于,緊縮銀根以后,商業銀行對流動獎金貸款十分謹慎,對用戶的按揭貸款基本停止了,不利于通過消費來拉動經濟。以私人消費為主體的消費結構,是汽車業多年來夢寐以求的。
苗圩認為,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確實存在如何構建人與自然及社會和諧相處的問題。一般來說,能夠買得起車用得起車的人,占用了更多資源,理所當然要給社會作出貢獻。如交車輛購置附加稅、消費稅,來二次分配,體現社會公平。
隨著車的增多,也會帶來環境污染、能源消耗、城市道路堵塞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而不是單純的限制。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完全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如可以把車做得外形小巧,但內部空間寬大舒適;可以研究代用能源。這些都是技術問題,就看怎么引導。
苗圩說,今年全行業能夠保持10%到15%的增長速度。東風的目標是,以科學發展觀保持企業永續發展,做百年東風,不要大起大落。在數量和質量發生沖突時,堅持質量第一。
對于汽車產業慣用的降價策略,苗圩認為,降價不能降質量,不能降低消費者使用產品的信心。他提醒消費者,如果企業降價降到沒有利潤了,這種企業有可能倒閉或轉產,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的權益就無法保證了,所以購車不能完全看一次性購買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