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05-06-02
用電市場的調配空間有多大
——南方電網需求側管理的啟示
在這場始于2002年下半年的全國性電力緊張局面中,經濟總量占全國近兩成的南方五省(區)卻相對平靜,GDP近兩年保持了12.2%和13.2%的增速,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今年1-5月,南方電網全網最高統調負荷達4442萬千瓦,比去年同期高出392萬千瓦, 同比增長9.7%,相當于增加了內地一個中等省份的負荷。
走進五省(區),聽地方政府領導象講GDP一樣講DSM;走進各大企業,看老總們精心調整生產班次;走進商場,感受處處空調調高了一度的氛圍……一切無不清晰地說明:成立不到三年的南方電網公司,依靠需求側管理的杠桿,撬起并配置好了用電這個大市場,使有限的電能發揮了最大的作用。
啟示一:負荷率步步登高,負荷曲線可以拉直
到過電網調度室的人都會發現,電網負荷曲線總是隨時段的不同呈拋物線狀前行,很難成為一條直線。但是,在南方電網調通中心,卻爆出了令國內許多電網運行專家非常震驚的奇跡:2004年南方電網用電負荷率平均為85.9%,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其中,貴州全年實現用電負荷率91.1%,最高達到97.5%,負荷曲線呈直線運行。
之所以能把這負荷曲線拉成直線,其中凝聚了南方電網公司幾十萬干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兩年多來,在緊緊依靠五省(區)政府,促動政府發揮行政主導的作用的同時,他們著力在提高用戶自覺錯峰上下功夫,廣東電網公司建立啟動錯峰預警機制,目前廣東全省安排參與錯峰大工業用戶超過4.7萬戶,占大工業用戶總數的76%,安排普通工業用戶25.6萬戶,占普通工業用戶總數的28%,為保證居民和重要用戶用電,特別是保證全省255家外商外貿出口創匯企業的正常生產用電,發揮了關鍵作用。貴州電網公司在內部模擬市場推出的《貴州電網調峰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和《峰谷電價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明確“高峰時段超計劃用電,每度加價3角;低谷時段超計劃用電,每度獎勵1角”,在貴州電網掀起了加強用電需求側管理的高潮。
同時,他們大力推進用電管理技術進步,統一組織五省(區)推進營銷信息和客戶服務技術系統建設,集中資金進行負荷管理系統系建設、改造,廣東兩年共投入4.5億元加快建設負荷控制和管理系統,今年保證今年6月底建成2.5萬戶大用戶負荷管理系統,12月底監控大用戶擴大到7萬戶,使受控負荷達到電網負荷60%左右,使大用戶負荷能“看得見、分得開、控得住”。同時,今年內完成廣州、佛山、中山三個試點單位需求側管理分析與決策系統的建設。
負荷率提高不僅有效緩解高峰供需矛盾,甚至可以增加電力供應。據測算,南方電網負荷率的提高,相當于增加了一座80-9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在去年強制錯峰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今年前5月廣東全省再次降低73%,保證了廣大城鄉居民的生活用電,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啟示二:考核激勵到位,低谷電市場一樣開發
對于低谷電市場的開發,業內人都清楚,這等于改變企業的生產習慣,就如解決大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期堵車問題一樣,不是個簡單事。
南方電網為此專門把開發低谷市場當作一大課題來攻克,重點在引導和和激勵上下功夫。他們全面實行峰谷電價、豐枯電價,用價格杠桿調節電力需求。目前除貴州只是在系統內部實行峰谷電價外,廣東、廣西、云南、海南四省(區)均已出臺或實行峰谷、豐枯分時電價制度。廣東電網兩次提高峰谷電價比至1.58:1:0.5。其中,深圳發揮特區特有的電價機制,將峰谷電價對象由大工業擴大至所有工業,工業峰谷電價比由1.6:1拉大到4:1(高需求工業為3.5:1),使得深圳峰谷電價電量占該分公司當月總售電量的62.3%,與實行前相比增加了21.3%,谷期電量占用戶用電量的比重已平均提高1個百分點。
貴州高耗能企業比重很大,占全社會用電量的六成左右。通過認真的調查分析,他們發現高能耗企業在白天停爐時,只要將煙囪封蓋,盡量切斷一切散熱通道,并在爐內加入足夠數量的木炭蓋住明火,就能保證爐膛內溫度不致下降過快過大,且對成品質量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凌晨啟爐時,1小時內爐溫就可升至生產溫度……。多方努力下,貴州高能耗企業的用電一樣被成功轉移到低谷用電市場,一些地區電網甚至出現了低谷負荷比高峰負荷還要高的“倒掛”現象,全省日最高可錯峰達近100萬千瓦。
而廣西電網提請自治區物價局批準執行 “豐水期低谷超基數電量實行優惠電價”方案后,僅僅半個月時間,就促銷低谷電量近7000萬千瓦時。
啟示三:資源優化配置,每度電都能用到刀刃上
“你們能想象,廣東向廣西送電嗎?”廣西壯族自治區書記曹伯純的一句感嘆,真切道出了南方電網這個余缺調劑、資源優化配置平臺的巨大作用。
據介紹,為了實現電能的最大利用,南方電網想盡千方百計挖潛。首先,充分利用“時差效益”。針對廣東日最高負荷一般出現在晚19點,而西部省份最高負荷一般要推遲一個小時的電網特性,調度部門在安排日負荷曲線時,盡量做到利用全網可調資源應對電網高峰用電。其次,最大限度調劑互補。南方區域內東西部電網電源特性差別很大,西部水電比重較大,調節能力較強。以云南為例,雖然干旱缺水,電量缺失嚴重,但依然通過調節出力,送電廣東,有力支持了廣東的經濟發展。第三,實行了用戶側聯動,建立起了一個吸收和消納余缺調劑電力電量的順暢通道,確保臨時負荷“送得起,落得下,用得起”。2004年,他們充分利用了西部汛期低谷水電資源優勢,東部節假日低谷富裕電力資源,全年廣東節假日低谷電力支援廣西20.9億千瓦時,云南、廣西減少汛期低谷富裕電量共25億千瓦時。其中,云南從往年棄水電量高達20億千瓦時到去年的不足2.5億千瓦時,豐富的水電資源歷史性地取得了電網經濟運行的極佳效益。
為此,南方電網還全力加快電網建設,先后完成電網投資500億元,建成重點工程55項,今年又投資305億元建設22項重點工程。至本月底天廣四回投產后,南方電網將成了“六條交流,三條直流”9條500千伏西電東送大通道,最大輸電能力達到1240萬千瓦,為資源優化配置打造了更加堅實的電網基礎。
啟示四:宣傳和服務,科學用電貴在引導
5月15日,以“萬家燈火,南網情深,珍惜能源,科學用電”為主題的大型戶外宣傳活動在云南省10個地州市、95個縣級中心區域同時開展,DSM知識再一次和廣大用電戶親密接觸。
去年以來,南方電網公司推出以“萬家燈火,南網情深”為主題的優質服務活動,大力倡導節約用電、科學用電,隨手關燈”、“空調溫度調高1度”等科學用電理念深入人心。“95598”客戶服務系統繼續架起了與廣大用戶溝通的橋梁,目前日電話呼入量達1.9萬個。并且,南方電網公司始終堅持“對中央負責、為五省區服務”的宗旨,把“不拉老百姓的生活用電”作為最基本的原則,努力做到月是缺電越要做好服務,創造性的推進工作。他們廣泛推行客戶經理制、客戶代表制、限時辦結制,其中廣東電網推出的錯峰預警短消息服務深受用戶歡迎,像珠江鋼鐵公司這樣的用電大戶,按照有關錯峰預警信息合理安排生產時間,今年一季度累計完成總產值24.08億元,同比增長66%,實現了錯峰不減產,反而增產的目標。
“2003年是困難的一年,2004年是很困難的一年,今年是更加困難的一年。”面對南方五省(區)依然緊張的電力供應形勢,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袁懋振充滿信心地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做深做細需求側管理,更加用心、用腦、用力在缺電的情況下真正把工作做到位,使有限的電力發揮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