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長嶺煉化CEA:搭建有序競爭平臺
中石化長嶺煉化CEA:搭建有序競爭平臺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5-11-16
中石化長嶺煉化CEA:搭建有序競爭平臺
11月4日,長嶺地區經濟合作協會(CEA)經過兩年多的籌備正式成立。長嶺煉化所在地區29個改制和非改制單位的代表在協議上鄭重簽字,按照“合作、競爭、誠信、守法”的原則參加該組織。
近幾年,長煉先后有9個單位從母體中分離出來,走上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道路。為適應改革需要,一批尚未改制的單位也實行了“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相對自負盈虧”的模擬運作。根據總部安排,兩年內還將有更多的單位進入改制分流的行列。
長煉和大多數石化企業一樣,是在遠離城市,相對獨立的小區中,公共服務缺乏。有些單位為了短期效益,擠進了那些資本小,操作簡單,效益快的項目,這樣就使得本來效益差、經營困難的這些行業,如餐飲業、防腐業、幼兒保教、運輸和簡單加工等等,由于市場有限,而競爭無序,出現改了的單位并不賺錢,未改的單位現狀難保的不良局面,嚴重影響了改革的深入發展。
長煉黨委認為,改制單位過去是長煉發展壯大的建設者,現在是長煉改革的支持者,同時也理應成為長嶺地區共同輝煌的受益者。雖然企業分開了,但企業之間應該有一個溝通合作的平臺,把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以利于實現互惠互利的合作,做到“關聯交易落到實處,內部市場資源有效控制,盡量讓改制單位走得放心,改制職工走得舒心,改制后過得稱心”。當然,也要努力創造條件,為即將改制的單位“鋪平道路,留有空間”,讓他們“改后有為”。
基于這樣一種思路,CEA在歷經兩年探索和醞釀后宣告成立。CEA的主導方針是,主業要堅定不移地落實和推進“十一五”規劃,進一步做精做強做大煉油規模,給長嶺地區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此基礎上,要在內部提供相對公平、和諧的競爭平臺,鼓勵競爭的各方開展良性競爭、有序競爭,促使各企業加快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盡快走向市場,促使其真正形成以長嶺分公司為依托的新的產業集群,促進整個長嶺地區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CEA本著“公正開放”的原則,規范運作,成立理事會、仲裁委員會、秘書處、督查組等,堅持在《章程》約束下開展工作。堅持按照互惠互利、同等優先、合同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基本原則,加強對協會內部的市場資源監控、業務流通監控和服務質量監控。依法依規處理各種內部爭端,負責調解處理的機構與人員,將始終堅持不先入為主,不以勢壓人,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獎罰分明。
CEA把握兩條基本準則。一是到位而不越位。長嶺地區經濟合作協會是一個正式注冊、規范運作的社會團體,它既不是一個政治組織,也不是一個行政組織,從實際意義上說,它是一個為維護經濟秩序、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地區穩定而建立的自發性企業協作同盟。在具體運作中,既要大膽行使監督管理職能,又不能代替企業行為,更不能把它搞成一個行政性組織。既要維護組織利益,又不能脫離地區實際;既要強調組織紀律,又不能違背國家、行業、地區法律法規。二是既保護市場,又鼓勵競爭。保護是相對的,必須在競爭中實現,在同等優先的前提下實現,在互利互惠的原則下實現。協會給每一個會員單位提供參與競爭的機會,同時又要求必須在公平、開放的環境中憑實力參與競爭。注重保護市場,更注重鼓勵競爭。
CEA的成立,使各方普遍感到,這是構建和諧長嶺的共同需要。和諧長嶺需要良好的競爭機會和公正的競爭環境,需要有共同的發展前景和良好的發展氛圍。CEA必將在保護和利用好本地區有限的市場資源,實現“資源的互補、機制的互動、文化的交融、信息的交互、人才的交流”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從而讓大家在一個規范有序的競爭環境中,共同分享發展的機會和改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