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西南分公司打好天然氣市場營銷策略仗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打好天然氣市場營銷策略仗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2-17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打好天然氣市場營銷策略仗
如何使天然氣賣一個更合理的價錢,解決天然氣價格倒掛制約天然氣勘探開發規模和速度,導致天然氣市場過快膨脹形成嚴重短缺的局面,這是當前業內專家的共同呼聲。
為此,西南分公司在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基礎上,今年再進一步落實國家價格政策,成功將價格提高29.1%。總部對其推價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要求相關部門和企業,研討推廣西南分公司天然氣推價方面的經驗,進一步落實國家天然氣價格政策。
有關數據表明,目前僅成都地區每年的天然氣總供應缺口就達7億立方米。由于天然氣消費結構不合理,天然氣需求過快膨脹,引起市場嚴重供需失衡。近年來,我國天然氣需求年均增速高達11%~13%。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天然氣50%的對外依存度必將帶來能源安全隱患,最終演變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要解決此問題,在我國有限的天然氣資源條件下,必須改革目前由開采價、凈化費及運輸費組成的價格形成機制,因此分類、分季、分步調價是大勢所趨。
為此,去年12月份,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改革天然氣出廠價格形成機制及近期適當提高天然氣出廠價格的通知》。中國石化總部也下達了《關于調整天然氣出廠價格相關規定的緊急通知》。西南分公司接到通知后,迅速展開推價工作,快速反應,相關人員迅即到位,標準合同文本會審在第一時間內完成。自1月4日起正式開始簽訂新合同,在短短22天內,創造了一個個的奇跡:全面完成用戶合同的重新簽訂工作,統一執行一檔氣價格,價格執行時間自1月1日起,將國家天然氣調價政策完全落實到位。按已簽訂的2006年度天然氣供需合同測算,調整后分公司天然氣平均含稅銷售價格將同比增長33.62%,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9.1%,保證金漲幅41.17%。在去年結構性調價的基礎上,今年全面實現總部指導價的最高限度上浮。
西南分公司在這次推價工作中,堅持貫徹國家價格政策,對全體用戶一視同仁,均采用價格調整一步到位的方式,由此也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尤其是在西南地區,西南分公司的主力產氣區域與市場區域重疊,在推價過程中,來自產氣區的壓力比較突出。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困難,西南分公司推價工作小組不畏艱辛,采取多種靈活手段開展工作。他們主動與四川省物價主管部門和各地方政府進行溝通,宣傳國家及總部價格政策,以取得當地政府的理解與支持,奠定日后工作開展的基礎。堅持親情營銷理念,向各用戶反復深入講解天然氣價格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認真幫助解決用戶面臨的困難,實事求是地為用戶分析問題,提出可行性較強的建議,從而取得用戶的支持和配合。同時,西南分公司在快速推進調價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保障西南地區冬春季用氣,啟動《冬春季節供氣應急預案》,合理調配天然氣流向、流量,從主力氣田德陽方面急調近10萬立方米天然氣入蓉,成功緩解了成都天然氣供應的緊張局面。在保證產銷動態平衡、天然氣生產和管網運行安全的前提下,嚴格執行24小時運行監控,實時掌握各用戶的用氣動態,及時調整天然氣流向流量。從入冬至今,有力地保障了城市民用、CNG用氣及重點工業用氣的安全平衡供應,維護了市場穩定,由此取得了當地政府的支持、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