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7-20
中國石化內控體系日益完善
7月15日,美國《2002年上市公司會計改革和投資者保護法案》即薩班斯法案開始對在美國上市的海外公司生效,包括中國石化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被納入該法案的實施范圍。經過幾年的建設、試行、實施和完善,中國石化已經做好準備,迎接該法案的實施。
據了解,薩班斯法案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提出極為嚴格的要求,被布什總統稱做是“自羅斯福總統以來美國商業界影響最為深遠的改革法案”。為了保證按時、有效地履行薩班斯法案的有關要求,中國石化從2002年下半年就開始了調研、準備工作。
法案的核心條款規定,在美國上市的國外企業必須建立公司所需的內部控制系統。中國石化的準備工作就是以編制內控制度,建立統一的內控體系,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為主線開展的。2003年5月,股份公司決定成立內控手冊編制領導小組,下設內控辦公室,并組建了由各個部門參加的7個專業小組負責編制內控制度。2003年7月,領導小組組織了9個調研組深入18家企業進行調研,征集到許多有益建議,為編制《內部控制手冊》提供了第一手資料。2003年10月《內控手冊》試行本出爐,該手冊依照薩班斯法案所推薦和要求對照的美國COSO(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的贊助組織委員會)報告的理論體系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內容涉及共13大類業務、43個流程、862個控制點。總部專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推行該手冊,并要求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
2004年10月,中國石化《內部控制手冊》由公司董事會正式審議通過,2005年1月開始在股份公司全面實施。
為了保證內控制度的實施效果,中國石化非常重視相關人員的培訓。從2003年開始就強化對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在試行階段,對總部及企業相關部門負責人組織了5期培訓。手冊正式通過以后,內控領導小組又分別對企業內控辦公室負責人和分管經理進行了培訓,總部內控辦公室還派人赴企業作內控專題講解。各企業組織也以各種形式培訓經理班子成員、部門及單位負責人和業務管理人員。
為保證制度執行的有效性,2005年6月至7月,股份公司內控領導小組組織了由212人參加的15個檢查小組,對65家企業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專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提出整改要求。結合薩班斯法案不斷細化的規則和新出臺的指引、準則,中國石化對《內部控制手冊》進行更新,形成了2006年版的《內部控制手冊》,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下發執行。
業內人士指出,薩班斯法案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完善公司的財務信息真實可靠的保障機制,它大大改善了了公司治理的結構和運作機制,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這對于公司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包括文化上的、經營理念上的轉變和公司管理上的轉變。
在2003年股份公司開始推行內控制度時,陳同海董事長就指出,中國石化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毫無疑問要遵守薩班斯法案。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健康地生存發展,就必須建立一套更為嚴密、更為科學的企業管理系統。
形成更為科學的企業管理系統始終是中國石化加強內控制度建設的目標。在制定內控制度的過程中,股份公司對已經出臺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進行了清理,修訂了150多項制度規定,使得整個公司的管理、運行更符合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
作為多地上市公司,中國石化面對的不僅僅是薩班斯法案,2006年3月香港聯交所更新的《企業管治常規守則》,7月1日施行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也對內控與風險管理提出明確要求。中國石化將通過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努力把公司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