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源自創新——中遠散運成立36周年紀實
卓越源自創新——中遠散運成立36周年紀實

文章來源: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發布時間:2006-10-11
卓越源自創新——中遠散運成立36周年紀實
與共和國同一天生日的中遠散貨運輸有限公司是中遠集團旗下從事國際海上干散貨運輸的大型航運企業。僅2004、2005兩年,中遠散運公司就實現利潤超過其總資產,不到兩年又創造了一個“新中散”。同時,中遠散運榮獲“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共建先進單位”、“中國管理100優秀企業”、“全國企業信息工作先進單位”、“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中遠散運總經理張良等多名同志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中遠散運36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從1999年到2005年,企業收入增長了近6倍;利潤增長了25.3倍;資產負債率下降了39.1個百分點;凈資產收益率增長了14.3倍。中遠散運發展變化的秘訣就是“自主創新”。
“思路”轉變天地寬
1998年中遠散運與天津遠洋合二為一之時,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國際航運市場已連續三年在低谷徘徊,干散貨航運企業步履維艱。中遠散運領導班子清醒地認識到,只有轉變觀念,轉變固有的經營思路才能引領員工闖出一條發展之路。
管理創新最大的障礙來自企業員工的思想。以總經理為首的領導班子在自修自學的同時,把灌輸全新的經營理念,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作為重中之重,幫助員工擺脫相對滯后的觀念,樹立全新的、適合中遠散運發展的經營管理理念。主要是“三觀”:一是樹立共同價值觀。建立“誠信、求是、創新”的核心價值觀,倡導“要想成事,先學做人”的員工事業發展觀,實踐“人人做自己的主人”、“制度是集體的契約”、“權力是眾人的委托”、“我是最后一道防線”的人本管理觀。二是樹立經營戰略觀。建立包括“擁有兼顧控制、控制重于擁有”;“思維先于操作、思維高于操作、思維成于操作”;“高效-浪費=未來”、“智慧+責任心=效益=安全”等,一系列主體理念。三是樹立創新發展觀。建立持續創新、深度創新、有效創新的自主創新觀念,提出創新要追求實效,而不是標新立異,“做事”而不是“做秀”,“干事”而不是“說事”。
“思路”一變天地寬。觀念和經營理念的轉變,為中遠散運帶來的是企業經營效益、管理水平上實實在在的變化。2000年,中遠集團魏家福總裁提出“從擁有船到控制船轉變”的戰略理念。為貫徹落實集團這一戰略理念,中遠散運開始租船,由幾條、幾十條,到現在的100多條,加上自有船,總數已經達到200條,控制運力近1500萬載重噸。這個規模已經毫無疑問地進入了國際干散貨市場上“領跑集團”,租船利潤也由幾千萬、幾個億,到二、三十億。與此同時,企業的市場定位也發生了轉變,由單一的船東變為OWNER(船東)、CHARTERER(租家)、BROKER(經紀人)。這種變化對于一個傳統的航運公司而言,確實是擺脫資源缺陷、突破發展瓶頸的一次成功的嘗試。
發展“通路”在機制
中遠散運領導班子認為,創新的基點在機制,機制的激活完全可以彌補體制上的弊端,企業的發展“通路”在機制。以此為出發點,中遠散運在公司內部推動了一系列有中遠散運特色的激勵機制的創新,取得了顯著的管理效果。
《員工寬帶薪酬制度》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分配模式,在崗位評價的基礎上,一個人設立一條跑道,通道由以往的6條變為8個檔次58條,徹底打破了收入上的行政級別。既體現了向基層、向一線、向創效單位和個人傾斜的原則;又徹底打破了員工只有晉升職務才能晉升工資的單一方式,只要努力工作,業績突出,成為技術能手,同樣可以晉升工資。這一制度的實施為廣大員工創造了多模式的發展空間。“一崗一薪、一崗多級、崗變薪變、動態管理”的“寬帶”績效薪酬機制,實現了從傳統的工資支付向現代薪酬管理轉變。
“虛擬股份制”更體現了中遠散運的自主創新。為處理好“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的關系,中遠散運在公司推行了國內也屬于首創的“虛擬股份制”。這一做法主要解決了非上市公司的長期激勵問題和股票來源問題,在不增加工資成本的前提下,通過分配方式的創新來實現長效激勵、栓心留人的一種激勵方式的創新。職工并不實際持有股票,公司通過分發、配置崗位股、獎勵股,以買保險的方式,定期結算分紅,把職工的長期激勵與企業效益緊密掛鉤。對于一家非上市公司而言,這種做法一方面成功地解決了股票的來源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股票的增值來激勵員工。
除此之外,“總經理特別獎勵”在突出向“關鍵崗位傾斜制”、“突出業績重獎制”的原則下,分配激勵差別化,人不同、崗不同、貢獻不同,收入也不同,徹底打破了傳統的平均主義觀念,分配上向創效突出的崗位、向表現優秀的員工傾斜。同時,對為公司創效顯著的團隊和個人實行重獎制,讓他們真實感受到自己在企業中的價值,并一心一意為企業、為自己創造更大的價值。
除創新激勵機制之外,中遠散運的標準化管理、知識管理、虛擬小船隊、船舶總管制、項目制、動力系數分配法等特色做法,都體現了中遠散運通過管理機制的創新,真正地找到了國企發展的“通路”。
卓越發展是“出路”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決不是“撞運氣”,而是要將企業“做強”、“做大”、“做久”,追求企業發展的卓越目標。中遠散運正是沿著這一發展思路,找到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
提前還貸,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資產結構。近三年來,中遠散運已將銀行貸款全部還清;目前公司的長期負債為“零”,原來每年要交還銀行的4億多元的貸款利息現在已轉換成了企業的實際利潤,徹底改變了為銀行打工的尷尬局面。
加速船舶折舊。從20年、15年一直減到現在的10年,增強了船隊抵御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提高了船隊發展的后勁。
抓“基礎管理”、“標準化管理”,使得企業的管理越來越規范。近幾年來,公司在管理工作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指導理念、新的思路辦法,特別是通過每年的職代會和每月的大調度會,結合中遠散運的實際,提出了許多創新要求。經過多年的有效積累,中遠散運在管理方面已經步入新階段,依靠傳統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思路,已經無法解決。作為中遠散運的標準化管理年,2006年中遠散運運用精益管理的思想,通過對職責、制度、流程進行梳理、整合、優化和固化四個階段的工作,制定出了《標準化管理手冊》。從企業發展戰略、文化,管理理念、原則,組織架構、權責劃分的角度,系統梳理了企業關鍵業務流程,并在此基礎上,完成關鍵業務流程的管理活動分析,以此作為聯系企業內部部門、崗位標準化管理的邏輯依據,形成了一套涵蓋戰略、經營、組織、文化等諸多因素的企業標準化管理方案框架。這一整套明晰的、固化的行為規范標準,建立起了一套具有中遠散運特色的“標準化管理體系”,為企業流程整合和優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遠散運十分注重用精益管理思想指導安全生產。2006年他們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了“安全管理自查活動”,在“不回避問題”、“鼓勵講真話”的安全管理理念指導下,居安思危,及早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實、從細認真搞好自查自糾,對安全工作做到真查、敢查,不怕暴露問題,對查出的不安全苗頭和隱患,能改進的堅決、立即改進,決不留任何死角,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成本。在此次活動中,船舶一線積極響應,積極部署、認真落實,有方案、有措施、有做法、有效果,全員參與,追求安全管理“零缺陷”,在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的同時,把”安全管理自查活動”與精益管理結合起來,在爭創一流的工作業績的同時,不斷增強搞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會安全”。
近年來,體制的理順、機制的激活、結構的調整、人氣的烘托、企業文化的建立、務實創新作風的體現,中遠散運在自主創新這條通途上越行越遠,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引領著中遠散運走上了卓越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