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烏江公司科技進步 推動水電站管控模式變革
華電烏江公司科技進步 推動水電站管控模式變革

文章來源: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02-07
華電烏江公司科技進步 推動水電站管控模式變革
日前,從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傳來消息:由烏江公司組織實施的“烏江流域大型復雜水電站群聯合優化調控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研究”項目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在大型水電站群水庫調度與發電控制聯合優化的理論研究及應用領域有創新和發展。
這一結論,是在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陸延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勇傳以及來自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國網電力調度中心、南網調度中心、三峽梯級調度中心、中國衛星測控系統部等單位的11位專家、學者嚴謹、科學、全面的反復論證下得出的。用陸理事長的話說,“烏江公司在流域梯級水電開發中的科技創新做法,是我國電力技術進步產、學、研三位一體機制應用的成功典范”。
隨著我國“西電東送”宏偉計劃的提出,烏江流域開發步伐加快,烏江公司深刻意識到,作為水電企業,必須依靠水電站群間的聯合優化調控,才能實現節水增發電的目標,并以此推動水電廠管控模式的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烏江公司提出了“以節能增效為目的、以優化調度為核心、以集中控制為手段”的流域梯級水電站群集中生產調度管理思路。
作為國內第一家流域水電開發公司,烏江公司胸懷華電戰略,鐵肩勇擔重任,克服重重困難,2005年5月,烏江流域大型復雜水電站群聯合優化調控系統終于正式投入運行。投運到至今,系統可用度達100%。它功能全面、運行穩定,節能增效成績突出,在降低耗水率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水能資源的利用率,發電優化調度每年可增發電量4.65億kWh,洪水資源優化利用每年可增發電量4.92億kWh。
而隨之形成的烏江公司水電站遠程管控模式,標志著烏江公司生產管理模式邁上一個新臺階,較原來減少了運行管理人員、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滿足了流域發電公司適應電力體制改革、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