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 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中遠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 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文章來源: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發布時間:2007-03-20
中遠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 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截止目前,中遠集團在農民工工作方面,以修造船業、航運業農民工工作為重點,堅持“八同”即同制度、同管理、同培訓、同考核、同獎懲、同服務、同尊重、同發展和“四統一”,即考評獎懲管理統一、人力資源管理統一、企業文化管理統一、維護權益管理統一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工作制度體系,從制度上建立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長效機制。
中遠集團目前的農民工使用規模4萬余人。其中:修造船業用工約3萬余人,是中遠農民工用工的主要部分;航運業用工約7000人;物流、酒店及物業管理等其他行業用工約5000人。
中遠集團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集團總裁魏家福要求各單位“要懷著濃厚的感情做好農民工工作。在培訓上要舍得投入,在生活上要實實在在的關心,在安全上要有充分的保障。”集團黨委書記張富生也指出“中遠集團要帶頭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農民工工作的各項要求,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張富生書記還親自帶隊,調研中遠船務的農民工工作,并對中遠船務及中遠集團的農民工工作做了重要指示。為此,中遠集團切實從五個方面維護好農民工合法權益:推動國家立法、統一政策,依法保護農民工權益;將分承包方使用的農民工的各項權益納入中遠與其簽訂的合同中;進一步建立健全和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重點加強對分承包方的監督檢查工作;進一步做好勞動安全工作,維護好人身安全這一農民工最大、最根本的利益;切實解決農民工關心的實際問題,為農民工提供更加舒適的工作、生活條件。
今年的全國“兩會”使在大連中遠船務工作了5年的江蘇籍農民工倪紅兵歡欣鼓舞。“俺每天都看‘兩會’報道,‘兩會’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俺們打心眼兒里高興!”他掰著指頭高興地說:“俺5年前從農村來到大連中遠船務工作,從最初的每年掙1.5萬元,到現在每年掙5萬元,年年都兌現,現在俺已在大連購買了60多平方米的樓房安家,全托國家重視農民工好政策的福啊!”倪紅兵的話反映了中遠貫徹中央精神重視做好農民工工作已經落到實處。
近年來,中遠船務陸續招聘了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3萬余農民工加入企業修造船隊伍,承擔了生產一線90%的修造船任務。中遠船務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農民工工作的指示,把做好農民工工作作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企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大事來抓,把農民工工作納入企業管理體系,做到“六個到位”:機制管理到位,所屬企業都設立了“外管部”,負責農民工工作。與錄用的每名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購買11至20萬元的人身傷害和醫療保險,為部分長期錄用的農民工技術骨干購買了養老保險;培訓管理到位,對農民工上崗前進行免費的技能和安全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保障農民工安全工作;資金管理到位,設立外包工專項資金,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做到不拖欠一名農民工工資;生活管理到位,為農民工統一租用和建設“農民工公寓”,建食堂、浴池、洗衣房等;文化管理到位,建立圖書室、娛樂室,購買了電視機、圖書、建足球場、籃球場等活躍農民工文化生活,農民工還與在職職工一起參加技能比武和文藝匯演;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在農民工隊伍中建立了5個黨支部和30多個工會組織,開展以“振興民族修造船工業、創世界一流修造船企業”、“實干、創新、超越”和“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文化教育,評選出“10大優秀農民工”,在全系統表彰和宣傳。
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對農民工產生了明顯的激勵效應,推動他們逐步實現了“四個轉變”:由流動的農民工向穩定的企業新員工轉變。3萬余農民工分別掌握了修造船的電焊、起重、電工、車輛、涂漆、搭架、噴砂等技術,能自如地工作在國內外的現代化船舶上;由無組織的農民工向樹立了“四有”新風尚的企業新員工轉變。去年中遠船務有210多名農民工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崗位技術能手”,有4名農民工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有5名農民工在中央企業職工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被勞動部、交通部和團中央授予“全國技術能手”和“全國崗位技術能手”稱號;由進城“一無所有”的農民工向帶錢回鄉返哺農村的企業新員工轉變;由亦工亦農農民工向城市新市民轉變。目前,中遠船務已有230多名農民工技術骨干轉為正式合同制職工,大連中遠船務農民工王新民還競聘當選為船體車間副經理,農民工工會主席胡鈞華作為農民工的代表出席了大連市第十四次工人代表大會。中遠船務還規劃在三年內投資近億元,在各修船企業建集體單身宿舍、家庭套房、浴室、餐廳、商店、籃球場、臺球室、圖書室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的“農民工生活小區”,目前已有近萬名農民工住進這樣的小區,使農民工同在職職工一樣共享城市文明。最近,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農民工評選“最佳雇主”中,中遠船務榜上有名。
幾年來,中遠造船工業系統始終把構建和諧的用工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在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外包工隊伍建設上走出了一條和諧共進的新路。截至目前,該系統1400多名外包勞務工正迅速成長為推進中遠造船做強做大的重要力量。中遠造船堅持以人為本,想方設法為農民工營造家的環境。不僅在管理上與正式工同樣要求,而且在待遇上同等對待,還為他們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在中遠造船工業系統,憑他們辛勤的努力還能實現“當城市人”的夢想。5年來,中遠造船旗下的南通中遠川崎、南通鋼結構、上海鋼結構等公司相繼啟動為優秀農民工轉正工程,累計為100多名在各類技能比武中獲獎的勞務工轉成了正式工人,大大激發了全體勞務工的工作熱情和拼搏精神。
中遠集團下屬各船公司也有許多船員來自農村。十多年來,中遠集團對農合工用工形式進行了不間斷的跟蹤、探討和規范,并隨著形勢的變化,逐步探索出了與地方勞動行政部門聯手建立船員基地(后改稱為海員勞務協作中心),由船員基地與農民工船員建立勞動關系集中管理具備海員資質的農民工,由中遠集團與船員基地簽訂船員用工協議使用農民工船員的用工形式,并于2002年下發了《中遠集團關于建立船員基地的指導意見》,正式開始試行;中遠集團制定下發了《中遠集團基地船員管理辦法》及其配套文件,對基地船員的工資發放、勞動合同、社會保險、培訓等方面予以了重點關注和規范的同時,還為基地船員提供了符合國際標準的職業安全衛生、工傷保險、居住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