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彩虹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8-29
玻殼熔解工序是彩管玻殼制造的第一道工序,也是玻殼制造中動能、原材料、成本消耗最多的工序,彩虹集團一直致力于挖潛節約,挑戰極限,向管理要成本,從科技進步入手,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提高資源利用率。
2008年上半年,彩虹集團一方面對10#、20#、30#、50#爐料方進行了多次優化,在保證物化性能的前提下用低價原材料替代高價原材料,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通過料方優化,降低玻屏原料成本450余萬元,玻錐原料成本540萬元,提高了模具的壽命,拓寬了成型工藝裕度。
另一方面,彩虹集團通過分析研究,將外購的低成本的黑白玻璃、屏錐混合玻璃、彩錐等各類玻璃,大量替代玻璃原料。因這些外購的玻璃是社會上大量回收廢舊電視分解所得,含有大量與玻殼成分基本相同的玻璃成分,其成本遠遠小于配料的成本。僅今年上半年使用外購碎玻璃就可節約原材料費用1600余萬元。
此外,彩虹集團還想方設法收集窯爐排出煙塵中的含量在55%以上的氧化鉛和玻錐研磨后產生的含90%以上錐玻璃成分的切削料,經過回收造粒后加入錐粉料,這兩項廢料利用在上半年就節約資金170余萬元。
玻殼熔解工序的4座池爐,其天然氣消耗量巨大,爐齡也偏大,池爐熔損狀況日益嚴重。為降低能耗,彩虹集團打破常規方式,大膽創新,制定了 “網格式”保溫方案,既能有效降低能耗,又能及時發現侵蝕部位便于熱修。經保溫后的20#、50#爐起到了良好的節能效果,兩臺池爐天然氣用量明顯降低,平均每日減少天然氣消耗約240立方米,年可節約天然氣費用約300萬元。
彩虹集團30#屏爐的安全保窯直接關系著彩虹的經濟效益,30#屏爐自2001年4月份點火,目前已運行7年有余,共熔制玻璃約45萬多噸,已遠遠超出10#爐上個爐期近6年熔制玻璃28萬噸的屏爐紀錄。按理論設計目前已屬超期服役。為了最大限度地延長池爐壽命,減輕生產經營壓力,彩虹集團在確保30爐安全運行的同時,先后創新性的實施了池壁幫磚和流液洞全面幫磚工作。自流液洞幫磚后,該爐的熔解質量水平大幅提高,兩條線熔解不良奇跡般地降到了歷史最好水平,大大超過了30#爐保窯的質量目標,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也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