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紡集團公司主營業務之一的油料油脂經營近來取得重要進展,下屬中紡糧油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已擁有10家生產企業,大豆壓榨能力近600萬噸,油脂精煉能力近200萬噸,作為中央直屬糧食企業之一,躋身油料油脂加工業前三名。
面對業務規模的快速發展,中紡糧油公司積極調整經營模式,大力推行精益管理,狠抓成本控制、千方百計提高效益,取得顯著成效。
中紡糧油公司首先從“專業化經營、集中化管理”入手,實現了下屬生產企業的主要原料、輔料集中統一采購和套保。如中紡糧油公司各生產企業每年需要采購3億元左右的主要輔料,統一采購大大提升了對供貨商的議價能力,部分輔料的采購價格已低于同業一些公司。2009年上半年輔料集中采購金額約1億元,通過集中采購,與上年同比直接降低成本約350萬元。在產品銷售方面,集中化的經營管理也帶來良好的成效,除了減少了內部不必要的競爭以外,原來只屬于單個企業的品牌也逐步取消,通過集中統一管理,為產品在全國范圍內創立統一的品牌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集中銷售也為對大客戶集中報價創造了條件。中紡油料油脂主業形成的新的發展優勢,在2009年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體現。
此外,中紡糧油公司在經營中嚴控成本,千方百計提高效益。2009年,中紡糧油公司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主要子公司的行政費用支出在年度預算的基礎上普遍壓縮5%至10%。在強化資金管理方面,他們還積極調整整體融資策略,充分利用美元貿易貸款、遠期結售匯等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資金成本。同時積極嘗試使用新的網上銀行集團理財功能,2009年全年降低財務支出約400萬元。通過精益管理壓縮可控費用也是他們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中效果最為顯著的是中紡糧油公司信息管理部獨立實施其下屬漳州、四川、泉州等地工廠的ERP項目,僅此一項就節約了項目實施費用和軟件費用約1205萬元。
此外,中紡糧油公司還通過技術創新、節能降耗降低生產費用。其下屬東莞公司、沈陽公司實施“零排放”管理,從源頭上加強節能減排,上半年萬元產值耗標煤同比下降7.55%,廢水排放量同比下降15.8%。
2010年是公司確定的“精益管理年”。他們力爭繼續深化管理、精耕細作,實現企業低成本高效運營,謀求整個價值鏈效益的最大化,為下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