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物流中心承擔著該院主要科研生產單位的物資供應工作,保質保量、準確及時、低成本地供應物資,成為該中心追求的目標。中心領導清醒地認識到,實現企業既定目標就必須從源頭抓起,而簽訂經濟合同就是確保高質量低成本物資供應的源頭要素之一。
從2004年成立至今,該中心一把手親自督導,對《合同管理辦法》進行了4次修訂,使合同簽訂部門、合同參評部門職責明確,合同評審流程明晰,合同監管機制逐步完善。全方位的合同管理工作使物流中心合同管理質量不斷提高。
簽批這關不好過 5年多來,為實現物資的高質量低成本供應,一院和中心兩級領導非常關注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貫徹執行,在簽批合同時就對合同條款的嚴謹、完善、合同文本的規范使用提出了明確要求。
針對中心經濟合同量大、涉及面廣、合同文本使用混亂的現象,為實現合同文本的規范使用,該中心進行了多次整治。今年5月,通過兩次評審會嚴格審定,確定了12種通用合同格式文本和32種供應商或協作單位個性化需求合同格式文本,以文件形式下發,并作為中心合同管理的法規性文件,要求各部門貫徹執行,同時上報院機關備案。
審批合同充分體現了該中心“好、快、省”的目標和“規范、優化、創新、跨越”的工作方針。按說,作為物流企業收入主要是由采購價格和物資采購過程中的必要耗費構成的。采購價格下降意味著企業收入的減少,但該中心一切從大局出發,從航天產品降低成本和增強競爭力著想。在簽批一項機電產品采購業務合同時,該中心領導發現采購價格過高,就要求合同簽訂部門在合格供應商之間進行一次專門比價。通過比價和與該供應商再次協商,將采購價格下調了2%。
制度完善“硬道理” 健全的規章制度、嚴格的貫徹執行與不斷的監督和改進是合同管理水平上臺階的關鍵。《合同管理辦法》的修訂過程也是合同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提高過程,許多有效的控制措施被不斷補充到《辦法》中來。
有效的管理辦法需要有效實施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使修訂后的《合同管理辦法》得到貫徹執行,合同主管部門先后三次對合同管理辦法進行宣貫;管理部門也針對簽訂經濟合同普遍存在的合同文本使用不規范、合同質量條款不明確等問題組織培訓,提出具體的整改要求。同時,中心先后邀請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對所有采購人員進行了《買賣合同法律知識》和《物資采購合同法律風險防范和化解》的專題培訓,切實提高了員工的業務水平。
變“要我負責”為“我要負責”
為了弄清簽訂經濟合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該中心審計組共抽取125份歷史合同,對會計憑證、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情況進行審查,出具了專項審計報告,提出了加強合格供應商的比價工作,定期優選供應商,防止越權審批合同等11條審計建議;中心各部門依據審計意見對本部門簽訂的合同也進行了復查,制定改進措施。同時解決了采購人員簽訂經濟合同不符合要求,退回后在供應鏈系統反復提交評審造成評審時間過長的問題,為領導決策和管理及時提供數據支撐。
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管理措施的逐步到位,使物流中心的合同管理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該中心提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加強經濟合同的監管力度,增強合同簽訂人員的使命感、責任心,努力讓每一位員工把“要我負責”變為“我要負責”,確保高質量低成本供應物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