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0-28
在“不等不靠,眼睛向內”理念的指導下,中國國電苦練內功,將燃料管理、技術改造、虧損治理、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難題與課題一一求解,挖潛增效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一、推行精細化管理,破解煤炭“老難題”
中國國電以配煤摻燒為突破口,把控制燃料成本作為挖潛增效的頭號工程。所謂煤炭摻燒,就是把不同的煤種摻和在一起,進行燃燒。高負荷時用高熱量煤,低負荷時用低熱量煤,可極大減少優質煤炭的使用量,大幅降低發電成本。
這方面國電江陰蘇龍發電公司是“巧匠”。蘇龍公司通過配煤摻燒,每噸標煤單價最高時能降低100多元。今年上半年,中國國電系統內有59家企業開展配煤摻燒工作,占火電企業的62.8%,累計摻燒經濟煤種約1980萬噸,累計節約燃料成本16億元。
二、深化對標管理,求解技改“新課題”
技改降耗對利潤貢獻十分突出,中國國電將技術改造作為挖潛增效的必備利器?!笆晃濉币詠?,30萬千瓦機組通流部分改造完成14臺,平均降低供電煤耗15克/千瓦時以上;引風機等輔機變頻改造完成70多家,節電率達到70%以上。2009年底,中國國電供電煤耗、廠用電率分別較成立之初下降48克/千瓦時和0.88個百分點。通過降低供電煤耗和廠用電率,今年上半年增收節支7.6億元。
今后三年內,中國國電將累計投入20多億元,用于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推廣等離子(小油槍)點火技術,對主要輔機設備進行變頻改造,力爭2015年供電煤耗低于320克/千瓦時,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三、強化細化管理,解決虧損“新問題”
“治虧關系到職工切身利益,關系到企業生存、發展,關系到集團改革發展大局?!敝煊榔M多次強調,要徹底扭轉“虧損無所謂”的認識,確保在同一地區、同等條件下盈利最多、虧損最少。
通過艱苦努力,2009年中國國電利潤總額59.8億元,一舉實現扭虧增盈,同比減虧增利130.8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企業虧損面從2008年的72%下降到2009年的26%,21家分子公司盈利單位17家。
今年以來,中國國電實施領導聯系重點虧損企業推動治虧工作,打響了治虧扭虧攻堅戰。集團領導分別負責一家,深入企業了解生產、經營等情況,與一線員工座談,在現場召開多個專項工作會。經過縝密調研與詳細部署,治虧扭虧的突破口逐漸打開。太原第一熱電廠提出427項治虧具體任務,益陽發電公司制訂98條措施,重拳出擊,條條落實。
四、加強財務管理與資金管理,控制成本“有絕活”
中國國電實行“年零基、季滾動、月分析、周監控”的預算管理,對所屬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嚴格控制成本費用。今年上半年公司度電費用同比降低1.2分,相當于減少支出19億元。
拓寬融資渠道帶來可觀效益。通過發行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及引入信托資金等低成本資金,推廣票據結算,置換銀行貸款等一系列舉措,2009年中國國電共節約利息支出16.78億元。
豐收的數據驗證著全面挖潛的成果。2009年,中國國電的盈利能力在可比條件下是2007年的三倍;負債率實現首次下降,處于可比最低水平;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成本費用利潤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2.43個百分點,利潤增幅在國資委30家重點盈利企業中排名第四。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電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1%,發電量同比增長25.8%,資產負債率同比降低4.31個百分點,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兩年多的挖潛實踐,不但使中國國電的效益大幅提升,打破了“煤價上漲必然導致虧損”的傳統觀念,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打破了電力運營的多項常規做法,形成了具有鮮明國電特色的經營理念,企業的經營方式得到極大轉變。
點滴之中見精神。正是從“點滴”入手,堅持在戰略謀劃上先想一點,在搶抓機遇上早走一點,在經營管理上多做一點,在目標要求上做深一點,在貫徹執行上做實一點,一點一滴從各個方面積累優勢,提高了核心競爭力,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企業轉型和挖潛增效方面交出了出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