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冶總院以創新驅動和管理提升加快轉型發展
礦冶總院以創新驅動和管理提升加快轉型發展

文章來源: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發布時間:2013-01-23
2013年1月18日,北京礦冶研究總院2013年工作會議在院總部大樓召開。
院長蔣開喜作題為《創新驅動 管理提升 全面推進礦冶總院轉型發展》的工作報告。2012年全院實現營業收入24.95億元,同比增長14.93%;實現利潤總額2.08億元,同口徑相比上年增長51.42%。2012年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2.1%。全院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著力加強能力建設。獲各類科技成果獎勵34項,其中3個項目獲國家級獎。獲行業工程咨詢成果獎和優秀設計獎11項。軟件著作權8項,獲授權專利69項,獲準登記軟件著作權6項;負責起草或參與制修訂并已正式發布的國家標準37項。
礦冶總院完成的“浮選機大型化關鍵技術研究及工業化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成果成功研制了容積40立方米到320立方米浮選機系列產品,實現了大規模工業化應用,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我國大型浮選機技術研究與應用的空白。礦冶總院參與完成的《復雜難處理鎳、鈷金屬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礦冶總院在其中承擔了非金屬化高鎳锍加壓酸浸工藝以及鎳陽極電解液除銅的技術研究,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屬國內外首創。
礦冶總院通過科技創新解決了一大批行業關鍵與共性技術難題,研究成果在礦產資源領域推廣應用,對工藝流程的優化,裝備水平的提高,以及行業整體效益和競爭力的提升,都發揮了積極重要作用,顯著提高了我國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設在礦冶總院的“無污染有色金屬提取及節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國家發改委授予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大成就獎”。礦冶總院獲國家工信部《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首批授牌,獲中關村“十百千工程”重點培育企業授牌。
在國際科技合作領域取得了新進展。2012年礦冶總院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礦產資源開發與先進材料”國家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瑞典西門子公司和瑞典林雪平大學共同成立了“中瑞高溫結構材料及涂層技術聯合實驗室”。
礦冶總院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全面樹立品牌形象,以高端裝備制造出口、高端咨詢服務和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為主導,在國際礦業界樹立了BGRIMM品牌和形象。全年新簽涉外工程咨詢與技術服務合同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
礦冶總院為一批國際知名大型礦業公司、咨詢機構和知名投行等提供有色金屬行業各類咨詢報告、產業規劃等信息服務,逐步形成了礦冶總院在有色金屬信息咨詢領域“國際化、專業化、高端化”的特色品牌。承擔EPS工作的哈薩克斯坦康拉德濕法煉銅項目一次性達產達標,獲得業主的高度好評;沙特阿拉伯阿爾瑪薩銅鋅礦采選EPC工程及運營項目順利投運。礦冶總院為一批中央和地方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礦產資源開發提供技術支撐和保證,設計的中國中鐵剛果MKM銅鈷礦項目提前半年投產運行;為陜西有色在加拿大投資的育空鋅礦項目提供選礦流程優化服務,使主金屬回收率提升20個百分點以上;為中國有色集團在贊比亞投資的一系列銅礦項目進行整體規劃、工程改造和裝備供應。
礦冶總院2013年的重點工作:一是繼續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確保生產經營平穩較快增長;二是加快推進戰略規劃實施,調整優化布局結構;三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四是深入推進管理提升活動,夯實科學發展基礎;五是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加強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
院黨委書記夏曉鷗主持會議并做總結講話,要求全院員工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他指出,礦冶總院要實現轉型發展,做強做優,一要認真學習十八大精神。二要轉變觀念,下大力氣調整優化業務結構。三要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