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干熄焦裝置成功改造 武鋼七、八號焦爐干熄焦達產
我國最大干熄焦裝置成功改造 武鋼七、八號焦爐干熄焦達產

文章來源: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4-11-12
我國最大干熄焦裝置成功消化吸收改造
武鋼焦化公司七、八號焦爐干熄焦達產
武鋼焦化公司通過對7號、8號焦爐干熄焦裝置這套洋設備采取消化、吸收、改造。從9月份以來,焦炭干熄率均突破93%大關,節能和環保成效明顯,尤其是焦炭M40提高3%,M10降低至0.47%,為保證高爐穩定順行,提高生鐵產量、質量,降低焦比,提供了良好的燃料條件,標志著兩座焦爐達產穩產。
7號、8號焦爐140噸/小時干熄焦裝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套干熄焦裝置,是國務院發改委引進、消化、吸收干熄焦技術“一條龍”工程的牽頭項目,也是國家重點節能示范項目,從新日鐵引進的工藝技術,投資2億余元。這一裝置于2003年12月一次性投紅焦成功。為使干熄裝置盡快達產,武鋼在原引進先進工藝的基礎上,自主開發了兼容三電一體化的電氣儀表控制系統等,能使電機車定位精度到正負10毫米;帶異形料鐘的裝入裝置,防止紅焦裝入時偏析現象的發生。
在吸收消化我國第一套大型干熄焦技術上,自動化公司對自動控制的電氣儀表系統進行優化,較好解決了焦罐門開啟與提升機、裝入裝置的聯鎖,使數據處理與記錄、主站與遠程站等更趨合理。
為了尋找循環氣體與焦炭溫度的合理匹配值,焦化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在30余米高的干熄爐上爬上爬下,連續奮戰了20多個日日夜夜,終于找到了循環氣體小于17萬立方米/小時的最佳值,使排焦溫度低于200℃以下,從而使每熄1噸紅焦所需的循環氮氣量保持在1200立方米/噸焦以下,達到了設計目標值,而且在國內目前運行的19套干熄焦裝置中,處于先進水平。
通過工藝過程的優化操作,選定科學合理的運行參數,使焦炭質量日趨穩定,極大地改善了煉鐵廠5號高爐的操作條件,對煉鐵焦比的下降提供了保證。
干熄焦裝置的達產,發揮了良好的節能與環保效益,消除了濕法洗焦向大氣排放有毒有害物質,促進了公司“清潔生產”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