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5-06-13
中冶焦耐干熄焦引進技術順利過關
苦心研發5年 國產化率達90%以上
4月15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主持下,“干熄焦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一條龍’開發和應用”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召開。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壽榮為副組長的鑒定委員會九名專家、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科技環保部、中冶集團技術中心等有關部門領導、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鞍山華泰干熄焦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振東、華泰公司董事長鄭文華、參與“一條龍”開發和應用單位的領導、專家近50人出席了成果鑒定會。
與傳統的“濕熄焦”技術相比,干熄焦技術具有顯著的節能、減少環境污染和改善焦炭質量的特點。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能源價格越來越高、能源供應越來越緊張,干熄焦技術日益彰顯其給企業和社會帶來的突出的經濟和社會和環境效益。
“干熄焦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一條龍’開發和應用”項目是在武鋼干熄焦工程引進技術基礎上開展的。經過五年的研究開發,實現了70噸/時~150噸/時系列干熄焦裝置的自主設計和成套技術裝備的國產化,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以該國產化項目為主應用的干熄焦工程已在馬鋼、通鋼投產,另有南鋼、鞍鋼、鄂鋼、攀鋼等20套國產化干熄焦工程正在建設中。因此,本次成果鑒定會的召開可謂正逢其時。
中冶焦耐董事長、華泰公司總經理于振東在鑒定會上致辭,代表華泰公司向到會的領導、專家及參與“一條龍”開發和應用單位的代表表示感謝。他指出,5年來的干熄焦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一條龍’項目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通過進一步的國產化開發和應用,已經結出了豐碩的成果,事實證明我們沒有辜負國家的期望和重托。于董事長表示:今后,華泰公司以及中冶焦耐將繼續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及協作單位的密切配合下,不斷對干熄焦技術進行完善、改進,為發揮科學技術在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中的先導作用做出自己貢獻。隨后,華泰干熄焦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文華向鑒定委員會的專家們匯報了5年來干熄焦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一條龍’開發和應用項目的進展及取得的成果,武鋼、馬鋼、通鋼等應用單位報告了各自干熄焦工程建設及運行情況。
在聽取課題組的匯報后,鑒定委員會經過充分討論,通過了關于“干熄焦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一條龍’開發和應用”成果的鑒定。鑒定認為:經過五年的研究開發,完成了合同要求的各項任務和目標,該項目的成功開發使我國在干熄焦領域具有了自主知識產權。該項目的開發成功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其整體技術處于國內領先,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鑒定委員會同時建議進一步進行干熄焦裝置大型化的研究和開發,優化干熄焦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會上,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司巡視員郝令君、處長苗治民及中冶集團技術中心主任王太辰分別發表講話,表示要繼續支持華泰公司以及中冶焦耐及協作單位對干熄焦技術進行完善、改進,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為冶金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