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5-07-11
中國石油管道漏磁檢測技術國際領先
由中國石油管道局管道技術公司與英國Advantica(簡稱AT)公司合作研發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無損檢測器———直徑1016毫米管道高清晰度漏磁檢測器,7月2日在廊坊管道智能檢測器測試中心進行牽拉試驗成功。這表明我國高清晰度管道漏磁檢測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高清晰度管道漏磁檢測器主要用于新建管道的基線,以及在役管道內外壁的腐蝕、外創、焊縫等檢測。在不影響管道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通過投運管道漏磁檢測設備,可對管道上存在的金屬損失、部分裂紋等缺陷檢測出來,并指出缺陷的精確位置,以便于管道的風險評估和維護、維修,對管道的安全運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這次試驗的直徑1016毫米高清晰度管道無損檢測器有探頭800多個,能針對951種不同深度、不同大小、不同界面的模擬缺陷進行檢測,最小探測缺陷深度不超過壁厚的5%至10%。在管道內以每秒8米的高速運行狀態下,系統能夠一次性完成350公里的檢測距離并穩定地采集數據,這已超過目前每秒5米的國際水平,并且檢測器不會對管道及管道沿線的空氣、水、土地等造成破壞或污染,也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此次牽拉試驗,是在長達百米、不同壁厚的管段上分別預制出圓孔、橢圓、槽溝等不同形狀和不同大小的內外缺陷,檢測器在此種條件下進行每秒5米的牽拉測試。試驗結果顯示檢測器采集數據完整、清晰,探測管道預制缺陷的能力達到100%,缺陷識別可信度達到90%以上,缺陷尺寸報告精度也為壁厚的正負10%。此次試驗成功使得中國管道無損檢測技術跨入世界領先行列。
過去我國的管道無損檢測技術主要是引進國外的設備和技術,而這些設備和技術在國外為一些專業公司所壟斷,引進的代價是巨額資金,而且在技術上還往往落后。為了獲得無損檢測的核心技術和屬于我國的知識產權,管道局技術公司從引進開始,就進行了無損檢測技術國產化的嘗試,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2002年,管道局與英國AT公司合作開發的直徑660毫米中清晰度漏磁檢測器,并成功為華油天然氣集輸公司陜京線進行了全線檢測。為了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管道局在國家發改委、質檢總局、科技部的高度重視及集團公司科技發展部等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又開始研發直徑1016毫米管道高清晰度漏磁無損檢測器,為下一步高清晰度無損檢測系列化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