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5-11-14
中國二重:勇走創新之路
幾十年來,中國二重緊緊抓住國家戰略機遇期,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以市場換技術;加快應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步伐,提升自主創新、研發能力,使企業核心競爭力迅速提高,出現了跨越式發展的喜人勢頭。
堅持引進、消化、吸收一系列國際先進技術。二重在熱連軋機方面,與日本三菱、德國SMS、意大利達涅利等公司合作,設計制造了大量的成套設備,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目前己掌握了一些核心技術,從70、80年代的借鑒、引進,90年代的合作制造,到2000年開始的自主研發, 較好地具備了在大型熱連軋機成套設備方面進行設備的機、電、液的總包能力。在大型板坯連鑄機、大方坯/異型坯連鑄機、大型鋼管軋機設備等方面對合作生產設備技術也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消化工作。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創新,二重依托國內項目,已對950、1250、1450、1750mm等大型熱連軋成套設備進行了設備總承包。二重引進了奧姆科公司熱模鍛壓力機技術,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形成了全套國產化系列(KP、MP系列)重型鍛壓設備共8系列、32個型號42個規格的產品。在大型施工機械方面,二重與美國 ROBINS公司合作設計生產了國內第一臺直徑3.65 米的新一代巖石掘進機,并對關鍵技術進行了一定的消化,使二重在TBM掘進機領域處于國內較先進水平企業之一。
在引進、消化、吸收一系列國際先進技術的基礎上,以新產品開發為重點,不斷提高企業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 圍繞產品結構調整及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近年來,二重以新產品開發工作為重點,逐步加大對產品研發投入的力度,先后開展了TBM隧道掘進機、煤液化加氫容器、高Cr軋輥、鑄管模、機械式立體車庫等產品的開發工作。同時,注重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相結合,在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冶金成臺套設備研發方面,中厚板軋機裝備中主機、矯直機、滾切式雙邊剪、滾切式定尺剪、滾盤式冷床等已形成二重專有技術,并有多項專利,其水平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熱帶鋼軋機裝備的熱卷箱、卷取機等關鍵配套設備上形成了一定的專利技術。在電站鑄鍛件研發方面,300——600MW亞臨界大型汽輪發電機組鍛件、三峽700MW大型水輪機轉輪體鑄件、汽缸等鑄鍛件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600MW和超臨界、超超臨界汽輪機鍛件研制方面已初步取得成果,將很快具備成套供應能力。在重型容器制造方面,21/4Cr—lMo-l/4V鍛件材料及模擬簡體試驗通過了中國壓力容器協會組織的專家鑒定。二重已取得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特大公司的重型容器供貨資質,并開始為用戶提供加氫等重型容器產品。在冶金軋輥研發方面,己掌握Cr4、Cr5系列支承輥的生產制造技術。在大型中厚板軋機、熱連軋機支承輥生產制造技術方面,居于國內較高水平;2002年,二重自主承制了當代中國軋機之王——寶鋼5米軋機主機,并于2004年6月出產。
加快應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步伐。 進入“十五”規劃實施階段后,把中國二重建設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重大技術裝備基地的行動全面展開。2005年5月,二重的“生命工程”——“九五”改擴建工程通過國家驗收。該改擴建工程于2000年3月正式啟動,截止2004年11月底完成全部建設內容,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綜合制造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基本滿足了大型水電和火電等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對大型鑄鍛件的需要。同時,工藝裝備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對二重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和經濟效益顯著好轉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