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河油田運用新技術使鉆井周期縮短70天
新疆塔河油田運用新技術使鉆井周期縮短70天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1-24
新疆塔河油田運用新技術使鉆井周期縮短70天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依靠技術創新提高穿鹽鉆井效率,使一部鉆機年均鉆完兩口井成為現實。鉆井周期平均縮短70天,控制在160天左右,為公司原油上產搶回了寶貴的時間。
西北分公司主體油田新疆塔河油田具有埋藏深、鹽膏層厚、鉆進中易發生“噴、漏、卡”、固井后易擠毀套管等特點。如何穿越鹽膏層,特別是提高深井鹽膏層和復合鹽層鉆井效率,成為該公司在“十五”期間加快塔河油田勘探開發的鉆井技術難題。
塔河油田鉆井工藝研究人員從2002年起就開始進行技術攻關,當年采用專打專封技術取得良好進展。初步取得技術突破后,西北分公司在鹽區布置的井位越來越多。2004年全年完成穿鹽開發井、評價井鉆井工程設計27份,穿鹽評價井占全年評價井總數的60%。經過3年攻關,他們形成一系列鹽下配套鉆井工藝技術,在施工中應用這套技術,成井率顯著提高,使西北分公司在解決穿鹽鉆井技術難題方面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面對西部探區鉆機嚴重不足的困境,該公司在提高鉆機利用率上下功夫。鉆井工藝研究所針對地層特點,進一步優化鹽層井的井身結構,并將其獨有技術——特種套管專封專打工藝投入生產實踐,不但保證了平穩生產,而且使平均鉆井周期縮短近70天。
目前這項穿越鹽膏層專打專封配套鉆井技術已成為西北分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