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三期工程和重點技改項目進展順利
攀鋼三期工程和重點技改項目進展順利

文章來源: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2-05
攀鋼三期工程和重點技改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十五”期間,攀鋼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于2001年啟動了三期工程和重點技改項目建設,實施“材變精品”戰略,努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攀鋼創新三期工程建設管理模式,采用矩陣式管理方式,確保三期項目做到投資省、質量優、工期不拖。到2005年,絕大部分項目已陸續建成投產,開始發揮投資效益。攀鋼產品結構更趨合理,裝備水平和工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得到較好改善,2005年鐵、鋼、材產量分別達到566.94萬噸、619.27萬噸和555.70萬噸,分別比2000年增長39.56%、72.26%和110%;實現銷售收入321.39億元,利潤12.74億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2.2倍和2.52倍。
(一)穩步推進鋼鐵項目建設,打造鋼鐵精品,推動品種規模和質量邁上新臺階。
“十五”期間,攀鋼按照有市場、有效益、有特色,打造鋼鐵精品的原則,積極組織實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連鑄工程,新1號、2號轉爐易地大修,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軌梁萬能軋機生產線,新3號高爐易地大修,具有“中國第一、世界一流”水平的攀成鋼340工程,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熱軋技改,冷軋酸軋聯機改造和鍍鋅線,白馬礦建設、ERP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等重點項目,推動結構調整,提高工藝裝備水平,攀鋼綜合競爭力邁上一個新臺階:2000立方米大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技術繼續保持國際先進水平;本部實現了全連鑄,連鑄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內第一家、世界第三家能夠按國際EN標準生產100米長尺鋼軌的企業,重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板材總體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成為“中國家電用鋼第一品牌”;大口徑無縫鋼管填補了國內大口徑高壓鍋爐管、石油套管等高附加值無縫鋼管生產空白,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無縫鋼管精品基地。(攀鋼2001年以來鋼鐵重點項目情況見表一)表一
攀鋼2001年以來鋼鐵重點項目情況表序 號 | 項目 | 竣工時間 | 達到水平 | 效 果 |
1 | 煉鋼全連鑄項目(方坯/板坯連鑄各一臺) | 2003年9月 2003年10月 | 國際先進 | 提高連鑄技術水平,本部實現全連鑄。 |
2 | 軌梁萬能軋機生產線 | 2004年12月 | 國際一流 | 年產重軌60萬噸,H型鋼40萬噸,具備批量生產100M長高速鐵路用軌能力。 |
3 | 熱軋技改項目 | 2003年5月 | 國內先進 | 形成年產250�300萬噸熱軋板生產能力,品種質量較大改善。 |
4 | 冷軋酸軋聯機改造 | 2003年4月 | 國內領先 | 冷軋產能提高到120萬噸。 |
5 | 冷軋2號熱鍍鋅鋁機組 | 2004年5月 | 國際先進 |
|
6 | 冷軋3號熱鍍鋅機組 | 2005年6月 | 國際先進 | 新增高品質鍍鋅板30萬噸。 |
7 | 新鋼釩新3號高爐 | 2005年12月 | 國際先進 | 增加年煉鐵能力約160萬噸。 |
8 | 攀成鋼340mm工程 | 2005年10月 | 國際先進 | 提高大型無縫鋼管生產水平,新增高品質無縫管60萬噸。 |
9 | 新1、2號轉爐工程 | 預計2006年 一季度建成 | 國際先進 | 提高冶煉水平,增加煉鋼能力約200萬噸。 |
10 | 煤化工廠新1號/2號焦爐 | 2005年5月 2005年10月 | 國際先進 | 新增焦碳生產能力110萬噸。 |
11 | 新鋼釩2號方坯連鑄機 | 2005年12月 | 國際先進 | 提供優鋼生產能力和水平,新增大方坯連鑄能力100萬噸。 |
12 | 成都彩涂板生產線 | 2003年9月 | 國內先進 | 形成年產10萬噸彩涂板生產能力。 |
(二)加快釩鈦項目建設步伐,深度開發釩鈦資源,做強做大釩鈦產業。
“十五”期間,攀鋼立足資源優勢,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為目標,組織實施了三氧化二釩擴建、釩氮合金生產線、微細粒級鈦精礦、氯化鈦白、高鈦渣利用等一批重點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提高攀鋼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優化產業結構,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到“十五”期末,攀鋼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重點規劃項目基本竣工,釩鈦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得到提升。釩鈦制品規模不斷擴大,2005年V2O3、FeV80和FeV50產量達到4986噸、3574噸和2002噸,分別比“九五”末增長52.61%、52.09%和102%,釩氮合金打破美國技術封鎖,實現了產業化生產,2005年產量達到1303噸;鈦白粉產量2005年達到5.82萬噸,比“九五”末增長了7倍。釩鈦產業競爭實力不斷增強,釩產業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成為世界第二大釩制品生產企業,鈦白生產技術國內領先,成為我國最大的鈦原料、鈦粉白生產基地和唯一的氯化鈦白生產基地。(攀鋼2001年以來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項目情況見表二)表二 攀鋼2001年以來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項目情況表
序號 | 項目 | 竣工時間 | 達到水平 | 效果 |
1 | 三氧化二釩擴建工程 | 2002年4月 | 國際領先 | 新增三氧化二釩生產能力2020噸。 |
2 | 釩氮合金產項目 | 2004年7月 | 國際領先 | 形成釩氮合金產能2000噸/年以上。 |
3 | 微細粒級鈦精礦項目 | 2003年12月 | 國際領先 | 新增微細粒級鈦精礦生產能力12�14萬噸。 |
4 | 氯化鈦白擴能改造項目 | 預計2006年 | 國內唯一 | 形成氯化鈦白產能3萬噸/年以上。 |
5 | 礦山階磨階選科研成果轉化 | 2005年底 | 國內領先 | 鐵礦粉含鐵量從52%提高到54.5%,生產率提高20%,釩鈦保持不變。 |
6 | 高鈦渣項目一期 | 預計2006年一季度 | 國內領先 | 提高資源利用水平,新增高鈦渣6萬噸。 |
7 | 白馬鐵礦一期 | 預計2006年12月 |
| 原礦生產能力650萬噸,精礦230萬噸。 |
(三)搞好環保節能項目建設,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十五”期間,攀鋼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生態環境整治和保護,加快環保關鍵技術的引進、消化和研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廣先進技術,扎實推進“三廢”資源綜合利用,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建設“綠色攀鋼”。2004年、2005年攀鋼環保項目投資分別達到1.3億元和7.1億元,到“十五”期末,高爐氧煤混噴擴能改造、礦業公司尾礦治理、鈦白粉廢水處理、5、6號焦爐裝煤除塵等環保項目已陸續竣工投入使用,熱軋水處理,3號、4號、6號燒結機機頭粉塵治理等環保節能項目也將在近期建成,攀鋼環保節能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2004年,攀鋼利用塵泥66.06萬噸,利用率99.80%;焦爐煤氣10645萬m3,利用率96.7%;高爐煤氣855122m3,利用率93.11%;工業水重復利用量153070萬m3,工業水復用率95.47%。(攀鋼2001年以來環保節能重點項目情況見表三)表三
攀鋼2001年以來環保節能重點項目情況表序號 | 項目名稱 | 投資 (萬元) | 效果 | 完成時間 |
1 | 高爐氧煤混噴擴能改造 | 15240 |
|
|
2 | 礦業公司尾礦治理 | 1998 |
|
|
3 | 攀成鋼高爐除塵改造 | 1300 | 達標排放 | 2005年8月投用 |
4 | 5、6號焦爐裝煤除塵 | 1500 | 達標排放 | 2005年9月投用 |
5 | 攀宏廢水處理 | 4500 | 達標排放 | 2005年10月投用 |
6 | 新1、2號焦爐干熄焦 | 13000 | 減少廢水排放,有效利用能源 | 2005年12月投用 |
7 | 新3號高爐煤氣除塵及TRT | 12000 | 提高除塵效率,回收利用能源 | 2005年12月投用 |
8 | 煉鋼廠提釩轉爐煙塵治理 | 13000 | 達標排放 | 2006年3月投用 |
9 | 新1、2號轉爐煙塵治理及煤氣回收 | 20000 | 三同時建設,達標排放 | 除塵2006年3月,煤氣回收2006年6 |
10 | 新3號高爐環保配套工程 | 15000 | 三同時建設,達標排放 | 2005年12月底新3號高爐同步投用 |
11 | 熱軋水處理改造 | 5700 | 提高水的復用率 | 2006年10月投用 |
12 | 鈦白粉廠廢水治理 | 4500 | 達標排放 | 2005年12月投用 |
13 | 老1、2號轉爐煙塵治理 | 6000 | 達標排放 | 2006年3月投用 |
14 | 煤化工廠生化廢水處理系統改造 | 4800 | 達標排放 | 2006年6月完工 |
15 | 煉鐵廠三高爐礦槽、出鐵場系統粉塵治理 | 7000 | 達標排放 | 2006年一季度投產 |
16 | 煉鐵廠2 #、5#燒結機頭除塵系統改造 | 2600 | 達標排放 | 2005年12月投用 |
17 | 煉鐵廠142電除塵系統改造性大修 | 800 | 達標排放 | 2005年12月投用 |
18 | 煉鐵廠2 #、4#燒結機尾除塵系統擴能改造 | 1260 | 達標排放 | 2005年12月投用 |
19 | 煉鐵廠原料場運輸皮帶轉運站粉塵治理 | 1200 | 達標排放 | 2006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