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8-18
武鋼棒材廠實現進口軋機軸承國產化
8月17日,經過兩年的磨合和不斷改進質量,武鋼棒材廠順利實現了初軋機組進口軸承國產化,不僅節約了采購成本,同時也為生產創造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棒材廠初軋機組是美國摩根第二代軋機,多年來使用的軸承都是德國生產的SKF軸承,不僅每臺套的單價高達7萬余元,而且供貨周期長達一年,給生產成本的控制和生產順行帶來一定影響。
為盡快扭轉這種局面,棒材廠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一起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最后選定國內的一個重點軸承生產廠家開發生產的同型號軸承作為進口軸承的替代產品,并于2004年開始試用。
兩年中,棒材廠持續跟蹤,并及時進行質量改進。根據國產軸承表面粗糙度及加工精度不夠的情況,一方面要求廠家改進質量,另一方面對拆下線的軸承進行認真清洗、風干,并在軸承的潤滑上下功夫,有效避免了軸承因工作環境潮濕而發生電化學腐蝕的現象。
棒材廠使用國產軸承后,采購成本大幅下降。據測算,一年可節約采購成本支出近90萬元,而且供貨周期大大縮短,僅需3個月左右。今年該廠又對開坯機組試行軸承國產化進行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