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礦區露天井工聯采項目獲煤炭工業科技一等獎
平朔礦區露天井工聯采項目獲煤炭工業科技一等獎

文章來源: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12-08
中煤集團平朔礦區露天井工聯采項目獲煤炭工業科技一等獎
近日,在全國煤炭工業表彰大會上,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主持完成的《平朔礦區露井聯采建設與生產技術研究》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項目解決了平朔礦區露天與井工礦聯合開采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發揮了露井聯采的整體優勢,實現了煤炭資源優化配置開采,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資源采出率和煤炭質量,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是煤炭工業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的典型。
本項目由中煤能源集團公司聯合平朔煤炭工業公司、煤炭工業西安設計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采所事業部、中國煤礦工程機械裝備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共同完成。項目運用系統科學的理論與技術方法,通過理論分析、實驗室研究和現場觀測研究,建立了“雙硬”(硬煤層、硬頂板)、淺埋深、特厚煤層綜放開采頂板斷裂的力學模型,摸清了頂板破斷和頂煤破碎運移規律;確定了安全高效率、高資源采出率的頂板與圍巖控制和煤炭開采工藝技術;探測了綜放開采上覆巖層的冒落特征,獲得了淺埋深、“雙硬”條件下綜放開采采空區三帶分布特征;研究制定了井工礦工作面與采空區的火災、瓦斯防治,露天邊坡控制等露井聯采安全保障技術;研制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千萬噸能力綜放工作面開采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設備,完成了設備的國產化與合理配套,且造價比進口設備大大降低;研究了平朔礦區煤炭資源優化配置開采技術,以最大限度地采出地下煤炭資源和消除露天與井工之間的不利影響為原則,確定了露天與井工合理的開采界限,建立了露井聯合開采的協調發展模式。
中煤集團公司通過該項科技項目的實施,首次攻克了我國淺埋深、硬頂板、硬厚煤層條件下綜放開采中的頂板難冒落、頂煤難破碎和回收率低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形成了露天井工聯采安全高效生產成套技術,填補了國際采煤領域的空白,為我國晉北地區等類似條件下煤炭安全高效開采提供了技術支持。解決了露天礦不采區2.5億噸煤炭資源的回收問題,井工礦工作面回采率達到85%以上,采區回采率在75%以上,僅在一號井上窯采區三個工作面,即可多回收煤炭538萬噸。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大規模露井聯采協調生產,節約了大量資金,項目決算投資47.3億元,比最初可研報告動態投資97.4億元減少了一半。優化了設計方案,露天采區長度由1500米縮至900-1100米,減少礦建剝離1900萬立方米,外排土場減少7000萬立方米,購地面積相應減少1.3平方公里,僅基建剝離就為項目建設減少投資近億元。優化礦建工程設計施工6項、地面建安工程5項,廣泛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節省投資約6億元。露天井工聯采實現了煤炭的合理配采,降低煤炭硫分,提高商品煤質量,從源頭上減少了污染物排放,提高了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