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課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課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發布時間:2007-03-05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課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月27日,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作為主要負責單位之一、李引擎研究員作為第二負責人、張向陽高級工程師作為主要參加者的科研課題“火災風險評估與性能化防火設計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榮獲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建筑防火設計是消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一些大型現代化建筑與傳統建筑相比在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結構形式、空間尺度、配套設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條文式防火設計方法已經無法適應這些現代建筑物對火災安全的需求,嚴重地制約了我國的城市化建設和現代建筑業的發展,使得建筑功能、建筑藝術與火災安全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性能化防火設計正是基于日益突出的大型現代化建筑與火災安全之間的矛盾而提出的一種新的防火設計理念,它是以火災安全工程學的思想為指導,以火災性能為基礎的建筑防火設計方法。該課題在理論研究和工程實用兩個方面,成功地完成了如下技術創新:一是該技術以火災發展和消防系統響應過程為事件序列,運用了火災動力學理論和火災統計理論、可靠性理論相耦合的分析方法,從而實現了火災風險的綜合動態和定量評價;二是基于火災危害性動態量化分析技術,通過在小尺度、全尺度火災實驗裝置上進行多尺度火災模擬實驗,獲得火災發展的定量結果,建立了火災場-區-網復合數值模擬模型和技術,并對火災場景進行場-區-網數值模擬,綜合分析對比,得到火災危害性動態、定量的分析結果,提高了分析結果的可靠性;三是基于元胞自動機模型的火災環境與人員行為特征耦合的安全疏散動態分析技術,將人與人、人與環境(包括建筑和火災環境)的相互作用進行量化,同時分析火災發展和人員疏散過程,動態定量地分析人員疏散的安全性。
目前該成果已經成功應用于包括北京2008奧運會大部分新建場館及配套工程在內的全國數十項重大建設工程,有效地解決了建筑功能與火災安全之間的矛盾,為實現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提供了技術支撐,以優化節約消防投資等形式,取得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