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集團研制多晶硅國家863課題通過科技部驗收
中冶集團研制多晶硅國家863課題通過科技部驗收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04-04
中冶集團研制多晶硅國家863課題通過科技部驗收
2007年3月31日,國家科技部組織行業內知名專家對中冶集團中國恩菲有限控股的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863課題——“24對棒多晶硅還原爐裝置技術研究”進行現場測試和驗收。驗收意見認為:該裝置結構合理,系統先進,操作方便,運行可靠,實現了供料、啟動、供電、停爐等全自動控制,是目前國內最大、電耗最低的多晶硅還原爐,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了863合同要求;該課題全面、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任務,多項技術有創新,在我國多晶硅產業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意通過驗收。
該課題采用“產—研”結合的方式,由中冶集團中國恩菲有限提供技術支持,以國家科技部、河南省和洛陽市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為后盾,以中硅高科生產線為基礎,在課題研發過程中,以中冶集團中國恩菲有限首席專家沈祖祥及課題組組長嚴大洲為代表的研發團隊,整合中冶集團中國恩菲有限和中硅高科的研發資源,勇于探索、敢于創新,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4對棒節能型還原爐成套裝置”,解決了我國千噸級多晶硅產業化的核心技術,進一步打破了國外公司長期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使我國多晶硅產業化技術再上新臺階。
目前,多晶硅已經形成全國范圍的投資熱潮,在中冶集團中國恩菲有限絕對控股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之后,中硅高科生產和擴產工作順利推進,已經形成國內規模最大的多晶硅生產能力。2006年,我國多晶硅產量僅為290噸,國內市場需求3800噸以上,大量的多晶硅需求依靠進口,中硅高科的多晶硅產量占當年全國實際總產量的60%以上。
該課題順利通過驗收表明中硅高科在多晶硅生產技術方面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裝置將成為已經實施的中硅高科“年產2000噸多晶硅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核心裝備,為中硅高科順利實施大規模多晶硅產業化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中硅高科將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以中冶集團中國恩菲有限和中硅高科的研發力量為核心,通過開展廣泛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吸納社會各界的精英參與多晶硅的技術研發工作,遵循中冶集團“創新提升、做強做大、持續發展、長富久安”的發展戰略,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以自主知識產權為主導,盡快形成總產能3000t/a多晶硅生產體系,引領國內多晶硅發展方向,躋身世界多晶硅十強行列,發展壯大中國民族多晶硅產業,為我國信息產業和光伏發電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