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集團一季度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68萬千瓦
華電集團一季度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68萬千瓦

文章來源: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04-26
華電集團一季度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68萬千瓦
2月14日華電集團關停小火電機組暨“上大壓小”工作會議召開后,小火電關停工作驟然加快。華電集團總部和下屬單位均成立了關停小火電機組領導小組和專門的工作機構。總部已多次召開總經理辦公會、小火電機組關停領導小組會,對各區域2007年小火電機組關停實施方案和人員配置方案進行部署督察。一季度,華電集團實現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8臺68萬千瓦。根據《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十一五”關停小火電機組實施方案》顯示,華電集團將從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用好政策、發揮優勢、落實責任五個方面,嚴格落實所屬企業簽訂的《“十一五”期間關停小火電機組責任書》,同時,充分用好用活國家為“上大壓小”創造的“異地置換”、“電量轉移”等相關政策,全方位精心組織好“上大壓小”工作。
根據與國家發改委簽訂的責任書,華電集團將在“十一五”期間關停小火電機組78臺484.5萬千瓦,同時建設總容量為550萬千瓦的大型、高效、環保機組,關停涉及10個地區27個電廠,需重新配置人員約1.2萬人。華電集團黨組書記、總經理曹培璽指出:“提升華電集團贏利、競爭和抗風險‘三大能力’,加快推進公司做強做大做好,一定要抓住上大壓小這個難得歷史機遇,積極主動地落實國家關于上大壓小、關停小火電的要求,以此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推進發展模式創新,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企業。
2007年2月26日,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07]420號文件核準了上海華電望亭發電廠“油改煤”工程。根據規劃,該廠已拆除兩臺投產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國產30萬千瓦燃油機組,建設一臺60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機組同步安裝煙氣脫硫和脫硝裝置,同步建設排放物在線連續監測裝置。全廠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將大大低于國家環保排放要求,且廢水將實現零排放。這是華電集團“上大壓小”的八個替代項目之一。按照布局優化、效益優先的原則,華電集團計劃同步在牡丹江、宜賓(珙縣)、清鎮、永安等地建設總容量為550萬千瓦的大型、高效、環保機組。華電集團成立之初,火電機組平均單機容量僅為12.71萬千瓦,10萬千瓦級及以下小火電機組95臺454.8萬千瓦。經過四年的長足發展,老小機組比例較高的狀況已經得到較大改觀,公司30萬千瓦級以上火電機組的比重由成立時的44.29%上升到64%,供電煤耗由成立時的369.51克/千瓦時下降到356.28克/千瓦時,累計降低13.23克/千瓦時,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硫排放降低17%。因此,“十一五”期間,抓住“上大壓小”發展機遇,必將為華電實現結構優化、技術升級和節能減排,推動公司又好又快發展創造條件。
關停小火電,人員往哪里去?“十一五”期間,華電集團關停工作涉及10個地區27個電廠,多為建廠較久的老企業,人員多,負擔重,需要重新配置人員約1.2萬人。據初步測算,新建項目可配置人員約60%,在役機組可配置約28%。
面對人員配置的壓力,華電集團正通過發展、存量、配套政策等多方面措施,以依托項目和系統內新建電廠為配置主體,以實施政策性配置、體制性配置為輔助手段,努力拓寬人員配置渠道。
已關停部分機組的華電宜賓發電總廠豆壩電廠,從2006年開始大力實施“一崗多技,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培訓,組織開展現場培訓,抓好主要生產崗位預備資格人員的培訓、檢修人員本工種升級培訓和班組內跨工種培訓、運行人員本專業和跨專業的多崗位培訓。“上大壓小讓我們看到了自身的發展希望。”貴州華電清鎮發電有限公司員工表示。2007年底前,清鎮公司將關停2臺6.5萬千瓦小火電機組,同時加快建設2×600MW機組異地技改項目。除了公司組織的培訓外,他們主動收集大機組學習資料,采取四班三倒,抽出一個值的人員集中學習新機組知識。通過學習培訓,清鎮公司將選拔優秀人員為大機組提供備員和補充技改辦的技術力量,同時對檢修員工進行新機組培訓,通過選拔分流到貴州華電電力檢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