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型空冷電站自主化技術漸趨成熟
我國大型空冷電站自主化技術漸趨成熟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06-11
我國大型空冷電站自主化技術漸趨成熟
近日,在國家發改委指導下,在中國華電集團的支持下,陜西華電蒲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工程2×600MW級火電空冷機組的直接空冷凝汽器設備設計、采購合同在陜西蒲城簽訂,由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電科技)和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哈空調)組成的設計、制造聯合體作為供方在合同上簽字。這也是我國大型空冷電站自主化技術取得突破后,繼霍林河坑口電站2×600MW機組工程、華能銅川電廠2×600MW機組工程等一系列工程應用后,在國內電力市場中又一重大應用,這標志著我國大型空冷電站自主化技術漸趨成熟并得到了市場認可,也標志著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在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邁出了可喜一步。
多年來,隨著我國電源建設不斷發展,水資源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三北”地區煤炭資源豐富,但水資源嚴重匱乏,采用空冷技術后可有效緩解水資源壓力,保證“三北”地區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以2×600MW空冷機組工程為例,濕冷機組水耗量2600m3/h,空冷機組水耗量520 m3/h,預計每年將比普通二次循環濕冷機組節水1500萬噸,節水效益非常明顯。但是由于國外公司長期對大型電站空冷關鍵技術的控制,我國企業每年不得不花費巨資引進設計技術及相關設備,大幅增加了空冷電站的建設成本,影響了“三北地區”空冷電站建設的推廣和應用。
2005年按照我國重大裝備國產化戰略,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與哈空調組成大型電站空冷系統設計制造技術聯合攻關組,依托中電投通遼1×600MW空冷機組工程,組織東北、西北、華北三家電力設計院及國內眾多大學和研究所共同進行技術攻關,取得豐碩成果。至目前為止,掌握了空冷系統關鍵設計技術,具備了承擔系統性能保證的能力, 填補了國內大型火力發電機組直接空冷技術的空白,打破了由國外公司壟斷國內空冷島設計和供貨的局面,大大降低了國內空冷電站的工程投資。據估算,目前我國進口冷卻系統為56000萬元,國產化冷卻系統為48000萬元,較進口節約15%左右,技術及價格方面具有明顯的市場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