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于2006年12月申請的“順流型濕式粗粒永磁筒式磁選機”專利,日前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權。
國內現(xiàn)有鐵礦資源中,貧礦、極貧礦占有很大的份額,約占總量的60%左右。由于礦石鐵品位含量極低,近礦圍巖與礦石呈漸變關系,礦石與圍巖界線不清,采用目前成熟的磁滑輪干式磁選拋尾,指標一般不理想;此外,極貧鐵礦石入選品位低、選比大、相對難磨難選等原因,造成精礦成本大、礦山經濟效益差,同時資源利用率低。
隨著選礦技術的進步,“多破少磨”已成為不可抵擋的技術發(fā)展趨勢。目前國內選礦廠的破碎系統(tǒng)已能把一段入磨的礦石粒級降到-12mm以下,甚至-8mm,這為永磁濕式粗粒筒式磁選設備的應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現(xiàn)有常規(guī)的濕式永磁筒式磁選機一般只適宜處理3~0mm細粒級的礦石,若采用普通磁選機進行濕式粗粒(15-0mm、10-0mm、8-0mm、5-0 mm)預選,因筒體表面的磁感應強度低、作用深度小、筒體耐磨性能及槽體結構等原因,會造成分選效率低、堵塞嚴重等情況發(fā)生,尤其是礦石沉槽堵塞及筒體磨損會使選別作業(yè)無法順利進行。
本專利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圓筒表面耐磨、筒表面磁感應強度大、磁場作用深度大、回收率高、適于0~15mm粗粒礦石預選拋尾的順流型濕式粗粒永磁筒式磁選機。
與現(xiàn)有的濕式永磁筒式磁選機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解決了常規(guī)濕式磁選機處理粗粒礦石所帶來的筒體磨損及槽體阻塞等問題,排出的粗精礦濃度高,可以直接入磨,省去了入磨前的濃縮作業(yè),具有圓筒表面耐磨、筒表面磁感應強度大、磁場作用深度大、回收率高的優(yōu)點,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