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綠色”的承諾 國家電網推進節能減排紀實
光明日報:“綠色”的承諾 國家電網推進節能減排紀實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08-04-01
《財富》雜志(中文版)與著名顧問公司AccountAbility聯合進行的2008中國企業責任調查結果日前出爐,國家電網公司被評為2008中國十大綠色公司之一。
“這家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這項技術可以降低線損率,優化電能布局。”《財富》雜志(中文版)這樣描述國家電網公司。
綠色之“路”——建設特高壓輸電線路
一個形似地球儀經緯網的綠色圖案,蘊涵著蓬勃生機,這是國家電網公司的企業標識,代表著企業為社會提供清潔能源的光榮使命。以履行責任為驅動,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用綠色之手,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節能減排戰略的實施。
2006年8月19日,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在山西奠基。2007年12月21日,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開工,拉開了建設金沙江西電東送電力輸送大通道的序幕。
“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輸送功率約為500千伏線路的4至5倍;±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能力是±500千伏直流線路的兩倍多。同時,特高壓交流線路在輸送相同功率的情況下,可將送電距離延長3倍,而損耗只有500千伏線路的25%至40%。輸送同樣的功率,采用1000千伏線路輸電與采用500千伏的線路相比,可節省60%的土地資源。”電力專家告訴記者。
2007年,國家電網因為線損率比上年下降而節約的電量達到23億千瓦時。按照規劃,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電網輸送容量將超過2.6億千瓦,因此而減少的東部地區煤炭消耗和鐵路運輸量將達4.8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3.7億噸。
綠色之“手”——積極促進“上大壓小”
河南安陽,是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殷墟的所在地,這里的安陽發電廠原來有兩臺10萬千瓦機組。
小火電功率小、能耗高、排放廢氣多,一直是節能減排的重點對象。據推算,10萬千瓦以下的機組,發電煤耗近500克/千瓦時,而大機組煤耗只要300克/千瓦時。
2007年1月,在巨大的爆破聲中,安陽發電廠兩臺10萬千瓦機組爆破拆除,這是我國目前關停的單機容量最大的機組。
河南省電力公司打出組合拳,在推動“上大壓小”的同時,通過搭建電力交易平臺,開展發電量計劃指標交易,引導小機組將發電指標有償轉讓給大機組,引導小機組退出市場,實現節能減排、多方共贏。河南電力節能調度工作的開展,是國家電網公司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相關部署,通過電網節能調度,推動節能減排的一個例子。
國家電網公司積極落實國務院綜合節能減排實施方案,開展節能發電調度。江蘇電網、河南電網、浙江電網等已建成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物(二氧化硫)在線監測系統,促進機組脫硫效率和脫硫裝置的運行率達到了雙提高。京津唐電網、河北南部電網也在為奧運會期間保證北京空氣質量,建設火電廠煙氣污染物排放信息管理系統,通過探索開展節能環保優化調度,把污染治理好,且節能的機組多發電,能耗高、污染物排放多的機組少發電,利用電網控制能力,配合政府主管部門促進節能減排。
綠色之“網”——推動全社會節能降耗
能效電廠是一個虛擬的概念,不涉及電廠修建的一系列環節,而是通過提高終端用電效率和優化用電方式來省電,節省下來的電能就如同新建了一個電廠。2006年,江蘇省電力公司率先實施能效電廠計劃,協同政府引導用電大戶節能。通過改造舊設備、新上高能效設備,提高了生產系統的能效,僅去年就節電6億多千瓦時,折合標煤約2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800噸。
除在電網規劃設計、建設、運行、技術改造和企業管理的全過程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外,國家電網公司還以加強用戶的需求側管理為切入點,推動公司和社會節能降耗,倡導科學和高效使用電能。
通過推廣電動汽車、熱泵技術、高效電動機及變頻調速技術、綠色照明等技術的應用,推廣高效節能家電等節電產品,積極向客戶提供能源咨詢和服務,國家電網公司為商家和客戶搭建服務平臺,推動了社會節能降耗。2007年共建設25192個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項目,年節約電量15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59萬噸,減少165萬噸二氧化碳、1.2萬噸二氧化硫、0.4萬噸氮氧化物、0.79萬噸煙塵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