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核電國際合作核電研究項目取得創新成果
國家核電國際合作核電研究項目取得創新成果

文章來源: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08-09-03
2008年8月25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組織的《反應堆壓力容器承壓熱沖擊(PTS)下結構完整性分析方法基準考題和評價》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末次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國家核電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SNERDI)作為中國唯一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認為,國家核電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的研究結果與大多數國家的結果相吻合,全面徹底地掌握了該項技術。這標志著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在確定性PTS結構完整性分析方面已經取得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成果,并在核電技術創新研究上逐步走向了世界前沿。
目前,世界各國對于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RPV)結構完整性的分析方法和評價準則各不相同,導致各國依據本國法規、規范得到的RPV承壓熱沖擊(PTS)分析結果難以比較。IAEA于2005年組織了“反應堆壓力容器承壓熱沖擊下結構完整性分析方法基準考題和評價”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CRP-9),邀請多個國家的研究機構參與。研究成果將體現在歐盟合作研究中心(EC-JRC)出版的“PTS下RPV的確定性法完整性評定的最佳實踐手冊”,并用于指導和規范各國PTS分析的基本流程并推薦求解方法。
國家核電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應邀作為中方代表參與該項目,承擔了基準考題研究、本國規范案例分析、敏感性研究分析、接管區域完整性分析等多個研究子項。在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工程設備室“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賀寅彪同志的帶領下,項目組成員發揮在承壓熱沖擊及數值模擬方面的經驗與優勢,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在基準考題的“背靠背”式研究結果比較中全面徹底地掌握了該項技術。上海院項目組除超額完成IAEA分配的各項工作外,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從建模到分析以及結果后處理的軟件系統,為今后進行類似的分析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我國核電堆齡的增長,PTS評價技術和有關規范的制定和完善已相當迫切,本次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為我國核電行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保障。
來自IAEA、歐盟、中國、英國、俄羅斯、法國、德國、韓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芬蘭和美國等國家的17名核電專家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