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集團運用航天高科技請出千年“塔王”
航天科工集團運用航天高科技請出千年“塔王”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發(fā)布時間:2008-11-28
經過3個多月的專家論證、科技攻關、模擬試驗等,11月22日下午3點28分,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科研人員與南京市博物館的專家攜手,成功地將南京宋代長干寺七寶阿育王塔請出鐵函,這座迄今為止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體型最大、制作工藝無與倫比的“塔王”安然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南京晨光集團公司將航天高科技手段成功地運用在此次考古活動中,并且攻克了考古界的“請塔”難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今年8月6日,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北宋長干寺地宮內發(fā)現(xiàn)的高為1.3米的神秘鐵函被打開端蓋,函內綢緞包裹的鎏金七寶阿育王塔露出塔剎。但寶塔與鐵函間的間隙十分狹窄,如何在不破壞鐵函和函內綢緞的前提下安然請出“塔王”,成了國內考古界的難題。出于對文物的保護,“請塔”工作宣告暫停。
8月中旬,南京市有關部門為攻克“請塔”難題向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相關科研團隊求助。該單位成立了鐵函項目組,負責“請塔”工作的技術攻關。他們運用航天理化分析手段,對函內積水以及散落文物細屑進行了分析,摸清了文物部分材料的成分。本著對文物絕對保護的原則,他們科學合理地運用X射線機、工業(yè)內窺鏡、能譜分析儀等設備,完成了鐵函結構尺寸測量、寶塔在鐵函中相對位置及寶塔結構檢測、寶塔及鐵函稱重計算等檢測基礎工作。
在此基礎上,按照“安全、無損、簡捷”的原則,項目組制定出數(shù)個“請塔”方案,經過反復討論和試驗,最終確定了下機械手與軟纜編帶配合提升寶塔的方案。方案經多次討論后,提交并通過了江蘇省和南京市文物部門的評審。
正式“請塔”前,項目組人員與南京市博物館專家合作,花大量的時間清理了鐵函與寶塔間夾雜的細小文物,為“請塔”做好準備。與此同時,項目組經過計算分析,研制出一套“請塔”的精密工裝設備,制定了“請塔”的工作規(guī)程。項目組用模擬件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請塔”演練,不僅定人定崗,而且每一個動作都必須按照規(guī)程進行。對此,南京市博物館的專家稱贊道:“這就是航天人的作風。”
11月22日下午3點,長干寺七寶阿育王塔被緩緩提升。3點28分,阿育王塔被安然請出鐵函。在寶塔出函電視直播現(xiàn)場的鳳凰衛(wèi)視主持人、著名文化學者王魯湘激動地表示:“這次從長干寺鐵函內請出的阿育王塔,對于考古界和佛教界而言,都稱得上是一次驚世大發(fā)現(xiàn),其文物價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