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木薯燃料乙醇項目通過技術成果鑒定
中糧集團木薯燃料乙醇項目通過技術成果鑒定

文章來源: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09-04-14
2009年4月8日,在廣西南寧召開了的項目技術鑒定會上,中糧集團《年產20萬噸木薯燃料乙醇示范工程》順利通過技術成果鑒定。中糧集團黨組成員萬早田代表集團領導參加了鑒定會。
萬早田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北海市政府對年產20萬噸木薯燃料乙醇項目在建設、運營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希望中糧能與廣西進一步加強合作,為自治區的發展做出貢獻。
年產20萬噸木薯燃料乙醇示范工程是中糧集團率先落實國家非糧燃料乙醇產業政策,由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承擔并于2006年12月投資興建。經過近一年的施工建設,該項目于2007年12月一次投料試車成功。該示范工程經過考核標定及一年多的生產運營表明,裝置運行平穩,主要技術指標全面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燃料乙醇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全面推廣使用,用戶反響良好;創造了木薯燃料乙醇裝置當年開車、當年達產、當年見效益的目標。
該示范工程是我國第一套非糧燃料乙醇項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燃料乙醇生產裝置,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共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4篇,其中9篇已獲得授權,另有12篇專利已經公開;在項目開發和生產運行過程中,實現多項技術創新,實現了木薯燃料乙醇循環經濟模式。
該項目符合國家農業經濟調整戰略,建立了“公司+基地+農戶”的商業模式,既保證了木薯原料的供應,又為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保護了農戶利益,增加了農戶收入,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項目開辟了我國燃料乙醇新的原料路線,對我國木薯種植業的發展,對支持“三農”建設,以及推動非糧燃料乙醇的發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鑒定委員會由15位專家組成,中國工程院曹湘洪院士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專家們認真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的工作總結、技術研究總結、生產運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科技查新、技術查定及用戶證明等報告。經過質詢、答疑和討論,鑒定委員會對示范工程給予高度好評,認為該示范工程是成功的,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加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