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推進勘探開發工程一體化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推進勘探開發工程一體化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06-15
5月21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勝利油田首次勘探開發工程一體化工作例會召開,來自勘探、開發、石油工程三個業務處室的負責人就勘探、開發、工程結合中的突出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勘探開發專家和石油工程專家坐在一張桌子前,共同研究、應對和破解難題,以達到提高油田開發效益的目的。這種勘探開發工程一體化的機制,目前在勝利油田不但成為現實,而且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工作常態。
在這種機制下,勘探與開發相互延伸,加快了產能建設步伐。勘探開發以石油工程為推動,石油工程以勘探開發為指導,以更好地實現地質目的為共同目標,從而提高采收率和單井產能。一體化的實施,改變了過去勘探、開發、工程各自為戰的割裂狀態,促進部署、產能和工作量的多重優化,實現了開發效益最大化。
以老168區塊產能建設為例。老168區塊位于樁西海域,整個工程由2.6公里的進海路和一座近3萬平方米的人工島組成。按照規劃,這里部署井位69口,建成投產后,將形成產能27萬噸,成為勝利油田單體產能最大的人工島。由于區塊內含油砂體小,10.6平方千米的區域多達71個砂體,且每個砂體都有獨立的油水系統。工作人員堅持勘探和開發一體化,先期部署3口探井,獲得良好油氣顯示后由勘探部署轉為開發部署。針對施工區域井網密集帶來的防碰、造斜等難題,工作人員堅持油藏和工程一體化,形成了適合區塊特點的工藝技術系列。現在,這里已經完鉆12口井,儲量動用程度提高、產能建設步伐加快、工程成本降低等良好效應初露端倪,老168區塊成為一體化實施的“樣板”工程。
海上埕島油田的開發調整,同樣是一體化實施的成功實踐。由于平臺空間的限制以及設計井型的要求,每口井從開鉆起,設計方案都會根據儲層反演情況而調整。這種方案的不斷優化,不但把工程技術用到了極致,還讓地質與工程結合到了極致,成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勘探開發工程一體化的切實推進,得益于一體化理念的不斷強化。近年來,中國石化提出實施資源戰略、打造上游“長板”的發展方針。作為主力軍,勝利油田要在夯實資源基礎、保持產量穩定上率先垂范。但不可否認,由于勘探、開發、工程三大系統按專業條塊管理,分開運行,獨立考核,業績評價標準主要是各自完成的儲量、產量和工作量任務,客觀上限制了綜合效能的充分釋放。隨著油田勘探開發難度和投資經營壓力的不斷增大,迫切需要三者之間實現更加高效的組織銜接和協調配合。勝利油田從思想觀念入手,不斷強化一體化理念。他們認識到,地質認識的突破,要靠石油工程來實現;石油工程“鐵軍”的作用,則要靠實現地質目標來體現。他們把加快推進一體化當做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部署、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不斷增強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勘探開發工程一體化的整合優勢,做實、做精、做強“勝利長板”。同時適應集團公司管理體制的變化,不斷強化勘探開發工程的結合,構建起與一體化管理要求相符合、相銜接的運行模式。
完善的運行機制,成為一體化實施的助推器。過去,一口井如果沒有發現地質目標,地質人員往往會認為是工程方面沒有做好。而工程人員則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設計施工任務,找沒找到油那是地質人員的事。這種相互割裂的工作模式,導致責任不清。現在,勝利油田充分考慮到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對業務流程進行探索、完善和優化。勘探與開發之間,建立多層次、全方位、高效率的勘探開發結合機制,加快儲量向產量的轉化步伐;勘探開發與石油工程之間,切實發揮石油工程的“主力軍”作用,勘探開發出題目,工程技術來解答,工程技術缺資料,勘探開發來提供,建立起共同介入、整體部署、協同作戰、相互促進的運行機制,以提高采收率和單井產能。
整體推進是一體化實施的保障,其中領導層面的組織領導和示范表率作用尤為重要。勝利油田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指導、協調、保障和推進作用。勘探處、開發處、石油工程處等機關處室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探索構建具有勝利特色的一體化管理與運行模式。油田各單位成為推進一體化的主力軍,他們樹立“一盤棋”觀念,結合自身實際和相關單位需求,加強各環節的組織領導、銜接運行和協作配合以及與上級業務部門的溝通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