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電傳動系統技術被譽為鐵路機車的“機芯”,它主要包括動力系統和控制系統兩大核心技術系統。與傳統的直流傳動技術比較,該技術具有牽引功率大、速度高、節能環保、運營經濟等諸多特點。是我國鐵路實現高速和重載的選擇和方向,也是衡量電力機車國產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西方發達國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投入巨資研發機車交流傳動系統技術,經過三十年的開發、試驗、運用考核和技術更新,該技術已被成熟掌握,成為鐵路現代化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志之一。
中國南車所屬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是我國鐵路裝備工業唯一的電氣系統專業研究所,我國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單位,城市軌道牽引設備交流傳動與控制系統國產化定點單位,國家級牽引電氣試驗檢驗中心的掛靠單位。從2004年開始,南車株洲所抓住新一輪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機遇,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先進技術文明成果,謀求在交流傳動系統及控制系統技術領域的加速發展。
面對發展自主核心技術的責任,南車株洲所選擇了從技術標準和技術模式兩個方向著手“機芯”的基礎研究。他們綜合歐美兩點式變流器驅動電機和日本三點式變流器驅動電機技術的長處,以國內具備條件的兩點式晶閘管變流器驅動異步電機為研究對象,主攻電路研究,并逐步開發以兩點式和異步電機為主、兼有三點式和同步電機的全新技術模式,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并獲得國際承認的交流傳動技術的技術標準。
在牽引交流傳動技術裝備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南車株洲所通過系統的技術培訓、技術圖紙和技術資料的轉讓,以及聯合設計、產學研聯合攻關等方式,先后消化吸收各類技術文件1374份,各類制造圖紙50套共25726張。完成了包括電子生產工藝、結構工藝、系統組裝等多項全新工藝技術的引進、吸收和創新。在產品材料改進方面,對116種材料進行了國產化改進和掌握,實現了交流電傳動從制造技術、到基礎數據、再到核心關鍵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搭建了一個良好的研發設計平臺、制造平臺和檢驗檢測平臺,提升了國產“機芯”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制造能力。
實現“機芯”的自主創新,關鍵是掌握關鍵核心元器件技術。按照“以我為主”的思路,科研團隊對交流傳動技術中關鍵元器件變流器、控制器件技術進行了刻苦攻關,先后自主開發了12種不同型號的變流器模塊、6種型號TEC2000系列傳動控制單元、5種型號DTECS網絡控制模塊等一批創新成果,形成了獨有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真正做到了核心技術不受制于人。
多年來執著于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南車株洲所,終將“中國芯”裝上了國產軌道交通裝備高端產品。他們先后為時速200公里及更高速度等級國產化動車組提供了近70%的核心部件,并將最新研究成果運用到最新下線的7200千瓦六軸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上,使貨運重載機車的國產化水平從75%提高到90%以上。在城軌市場上,南車株洲所先后成功進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沈陽等地鐵市場,特別是沈陽地鐵2號線項目將全部采用他們研制的國產化牽引交流傳動系統和網絡控制裝置。
不僅如此,依托強大的核心技術,南車株洲所還向電動汽車、風力發電等強相關領域進行產業化延伸,并擁有了較之制造型企業更強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后勁。在電動汽車方面,他們先后承擔10多項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成功推出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等整車產品,先后為北京奧運市場提供了400多套電傳動系統,今年4月又成功中標長株潭地區500輛電動汽車項目這一國內單批量最大的電動汽車訂單。在風電領域,作為國內唯一掌握風機變頻控制技術的企業,已成為國家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變流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基地,研制成功國內單機功率最大雙饋式風力發電機組。如今,依托于交流傳動技術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已成為企業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企業在國內的技術領先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確立。
中華“自主芯”,承載著核心技術為我所有的榮光和驕傲,成為我國鐵路裝備制造企業決勝于競爭的一張王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