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無人飛行巡檢系統在福州試運成功
國家電網無人飛行巡檢系統在福州試運成功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09-10-15
“220千伏鼓榕Ⅰ線38號鐵塔,坐標東經119.3927度,北緯26.1150度。中相引流線上方橫擔處有一尚未成形鳥窩,雜草下垂與帶電導線安全距離不足。”10月11日,福建省福州鼓嶺恩頂村,一架紅色無人駕駛直升飛機穩穩地懸停在線路上方,將線路上的鳥害缺陷情況實時傳輸到地面測控車中。看著清晰的圖像顯示在監視屏上,所有在場的工作人員發出了歡呼。這標志著國內首套電力線路無人飛行巡檢系統在福州電業局試運行成功。
當天天氣陰有小雨,無人直升機搭載福州電業局自主開發的電力專用吊艙,爬升至目標鐵塔上空的預定位置懸停,從空中全方位拍攝影像和圖片。吊艙詳細記錄了所巡桿塔、線路、地線及光纜的分布位置和具體數量,并將數據實時傳輸到地面測控車和遠在數千米外的飛行指揮中心。這樣,地面監測人員通過無人飛行巡檢系統實現了對線路運行狀態、缺陷隱患、災情狀況的全面監控。
福建地處丘陵地帶,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輸電線路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嶺之間。受地理環境、天氣狀況等因素影響,人工巡線效率低、周期長、工作量大、準確率低。福州電業局2008年9月正式啟動了“無人飛行器在電力系統防災減災和線路巡視的應用和研究”科技項目,目前已初步實現了線路走廊巡視、線路設備巡查和電網災情監控三大功能。下一階段,該局將以線路設備的紅外熱成像巡視、巡檢圖像的超視距通信傳輸及與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電網防災減災平臺集成作為攻關重點,盡早實現輸電線路的無人飛行巡檢。
無人飛行巡檢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將極大地提升線路運行管理水平。該系統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兼有高機動性、高安全性、高出勤率三大優勢,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推廣價值。
延伸閱讀
無人飛行巡檢系統實現重大創新
無人飛行巡檢系統在飛行平臺、任務系統和測控系統三方面實現了重大創新。無人飛行器飛行高度可達2500米;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20千米;起飛重量100公斤,有效載荷20公斤;滯空時間2小時,巡視半徑可達30千米。
該系統配備了專用的任務系統,定制了輸電線路巡檢專用光學吊艙,采用陀螺增穩和減震技術,可對線路近距離拍照、攝像和紅外熱成像。更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具有完善的測控系統,實現了電網地理信息系統和飛控系統的數據交換和三維展示,具備了航線自動生成、軌跡實時展示、三維程控飛行、桿塔自動拍照、數字通信鏈路和安全預警策略六大功能。
無人飛行巡檢系統運用成熟后,所采集的圖像可借助無線寬帶或者衛星傳輸到數十千米外的電力調度指揮中心,為電力系統防災減災和線路巡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