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高性能造船用鋼技術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鞍鋼高性能造船用鋼技術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文章來源: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0-01-18
在1月11日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鞍鋼“高性能造船用鋼制造技術創新與集成”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年來,中國造船業發展迅猛,對高性能造船用鋼的品種、質量、規格都提出更高的要求。2003年鞍鋼啟動了高性能造船板研究項目。在科技人員、生產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鞍鋼立足自主創新與集成,突破了國外傳統技術工藝,開發出環境友好型的TMCP技術路線,并成功用于生產特厚、超高強度船板,填補了國內空白,在世界上也是首次。
此外,還解決了諸多技術難點,取得了眾多創新成果:國際上率先采用連鑄坯在3∶1壓縮比條件下,生產具有Z向性能的特厚造船用鋼;國際上率先采用TMCP工藝生產普通強度、高強度、超高強度特厚造船用鋼;國際上率先采用超低碳成分設計和Cu析出控制技術,攻克了特厚板心部性能下降的難題;形成了高性能造船用鋼冶金制造技術集成,系列產品在國內外率先通過九國船級社認證。目前,鞍鋼在開發高性能造船用鋼方面已形成36項專利和32項專有技術。開發的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滿足了市場需求。與此同時,鞍鋼的示范作用還有力地促進了國內同行業的技術進步,推動了產業鏈的進步,提升了我國造船業的國際競爭力。
“高性能造船用鋼制造技術創新與集成”項目的研發進一步鞏固了鞍鋼在國內造船用鋼生產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部分技術和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鞍鋼已成為世界上極少數能生產特厚高性能造船用鋼的企業,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造船用鋼生產基地之一。
此次獲獎,是繼自主研發“1700中薄板坯連鑄連軋(ASP)生產工藝技術”、“貧赤(磁)鐵礦選礦新工藝、新藥劑與新設備研究及工業應用”、“鞍鋼1780mm大型寬帶鋼冷軋生產線工藝裝備技術國內自主集成與創新”項目之后,鞍鋼再次獲得的國家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