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電站兩年后實現 “神經中樞”國產化
我國核電站兩年后實現 “神經中樞”國產化

文章來源: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0-03-15
近日,國家核安全局將首份數字化控制保護系統《民用核安全電氣設備設計/制造許可證》頒發給中廣核集團所屬廣利核公司。專家預測,兩年后我國將全面打破國外企業在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的壟斷地位。
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是核電站的“神經中樞”,是確保核電站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裝備。其中,對核反應堆起著保護和控制作用的核安全級數字化控制保護系統(簡稱DCS系統)一直是我國核電技術難以突破的重要瓶頸之一。目前,我國在役和部分在建核電站的安全級儀控系統全部為國外進口,其核心技術一直為國外少數幾家公司壟斷,嚴重制約我國核電的規模化建設。
2005年10月,為逐步打破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為國外企業壟斷的現狀,實現該系統自主化、國產化,依托CPR1000核電機組標準化、系列化、規模化建設,中廣核集團組建了廣利核公司。該公司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從參與嶺澳核電站二期數字化儀控系統設計、成套等工作起步,先后參與了遼寧紅沿河、福建寧德、廣東陽江等CPR1000核電機組數字化儀控系統設計、制造工作。2009年,該公司成功實施大亞灣核電站1、2號機組儀控系統改造,獲得“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核反應堆保護系統”合同,成為國內首家“國家能源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研發中心”企業。
廣利核公司不僅承擔了國家863計劃中核安全級數字化控制保護系統研制等三個重要子課題的攻關,還承擔了核電行業1項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的制定。他們將在國家已核準的陽江核電站5、6號機組建設中,實現數字化儀控系統全范圍國產化零的突破,成為全球第五家擁有該項技術和業績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