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一架MD500型直升機像只輕盈的大鳥,平穩地懸停在處于正常輸電狀態中的500千伏雙玉一回超高壓輸電線路中相導線旁,坐在直升機平臺上的帶電作業人員,僅用1分多鐘時間就輕松地更換好一個間隔棒。業內人士評價:這項作業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更標志著我國直升機帶電作業技術已進入實用階段。
直升機帶電作業,是少數發達國家在對電力線路進行檢修和處理缺陷時常用的技術手段,具有高效快捷、作業靈活的優點,對保障超高壓、特高壓線路不間斷供電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被業界公認為直升機帶電作業世界三強。
我國首次進行超高壓輸電線路直升機帶電作業,在位于武漢市蔡甸區境內的500千伏雙玉一回494至495號桿塔之間進行。記者在現場看到,直升機三次起降,載著湖北超高壓輸變電公司的三名帶電作業人員輪流升空,利用直升機平臺先后完成了導地線補強,標志球、防震錘、間隔棒的安裝和更換,以及地線的開斷壓接等作業項目。
據現場指揮人員介紹,操作中,作業人員與飛行員通過無線電對講機進行溝通,配合十分默契。剛剛完成帶電更換間隔棒作業的杜濤下機后說:“過去帶電作業時,我一天最多只能更換30個間隔棒,而在直升機平臺上操作,一天可輕松更換300個。”專家解釋,運用傳統帶電檢修方法,大量時間都耗費在將工人送達到現場和工位的過程中,而利用直升機進行帶電作業,可大大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此外,相對于傳統作業方法,完成相同的工作量,直升機作業投入的人力更少,使作業人員暴露在強電場的時間更短,因此,引發人身電力傷害事故的可能性也比傳統作業方式更小。
作為全國首家專業運行維護5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電力骨干網架的企業,湖北超高壓輸變電公司在超高壓、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等領域走在了行業最前端。為此,2008年6月,國家電網公司特將《直升機帶電作業檢修及工器具研制》研究項目正式下達給湖北超高壓公司。專家稱,此次超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直升機載人操作的成功,不僅可提高超高壓電網檢修維護水平,而且將為下一代電網的線路檢修提供重要的技術儲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