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9日召開的中國第一屆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傳出消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路線圖已清晰明確。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擔任本屆年會科學委員會主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家軍、科技委主任王禮恒院士、總工程師周為民,科技委顧問梁思禮院士、張履謙院士等出席會議。
孫家棟在年會上作了題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之路》的報告。據介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路線是:第一步,從2000年到2003年,中國建成由3顆衛星組成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于2012年前形成中國及周邊地區的覆蓋能力;第三步,于2020年左右,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目前,該系統已進入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建設穩步推進。
袁家軍在年會上作了題為《發揮中國航天系統工程優勢,建造國際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的報告,闡述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主要目標,航天系統工程的發展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加強自主創新、發揮航天系統工程優勢、建造國際一流衛星導航系統。他強調,建設該系統必須充分發揮我國航天事業50多年來在系統工程管理方面已經形成的優勢。
會議強調,中國是全球衛星導航應用的最大市場,要分享這塊“蛋糕”的科研院所、企業單位應抓住機遇,從應用領域、應用方式、應用價值三個方面加強自主創新和集智攻關,創造性地提出應用服務解決方案和規模化推廣策略,共同提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規模、應用質量和應用效益。
據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具有導航和通信相結合的服務特色,已逐步為國內用戶所認可,在漁業、交通、電力和國家安全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樹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屆學術年會還推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成就和應用成果專題展覽。其中,設在主會場的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展區以豐富的產品和圖片,展示了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衛星導航應用產品和技術方面的優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