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葛洲壩集團承建的國內在建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工地,由10臺移動冷水機組組成的3座移動冷水站,正以月產冷卻水40余萬立方米的水平,為工程建設的優質、高效進行提供著重要保障。
隨著向家壩二期工程施工進度不斷加快和混凝土澆筑覆蓋面不斷擴大,大壩冷卻水供不應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更好滿足大壩冷卻水需求,葛洲壩人決定在向家壩二期工程上、中、下三個施工控制點分別設置移動冷水站,以實現大壩冷卻水輸送管線的全方位覆蓋。承擔設備安裝、運行的三峽分公司向家壩施工局拌和項目部,堅持科技創新,在冷水機組安裝中大膽采用增設冷水回收系統、安裝加壓泵等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建成了集冷卻水生產、輸送、回收再利用的一個完整內循環。即:將大壩預冷后的冷卻水通過引水管引入壩外的移動水箱,由水箱內的水泵將水送回移動冷水站進行再生產,此舉不僅解決了冷卻水供應不足、回收量小、不徹底等問題,還縮小了冷卻水生產溫差,節省了冷水站生產消耗,提高了生產能力,并還減少了基坑廢水排放量,促進了文明施工,真正實現了冷卻水“安全、高效、環保、可持續”的利用目標。
目前,向家壩二期工程施工現場的3座移動冷水站,已累計為大壩生產輸送冷卻水133.8萬立方米,并創造了月產冷卻水47.6萬立方米的高產紀錄。按每月生產、輸送40萬立方米冷卻水、每立方可節約成本1元計算,平均每月可降耗增效18萬元,與之前冷卻水生產只供不收相比效果十分明顯。
移動冷水站在向家壩工地的成功運用,為促進今年向家壩二期工程創環保型、集約型新品牌以及確保大體積溫控混凝土澆筑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成為向家壩工程建設中的又一亮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