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大慶原油四千萬噸穩產技術研究一期通過驗收
中石油大慶原油四千萬噸穩產技術研究一期通過驗收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1-12-13
12月1日至2日,中國石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專項——大慶油田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關鍵技術研究一期驗收暨二期開題設計論證會在大慶油田召開。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上,與會100多名專家、院士和科技人員,分成勘探、水驅開發、三次采油和經濟評價四個專家組,聽取相關課題匯報,檢查專項實施情況,總結一期攻關取得的成果,為二期攻關的組織實施出謀劃策。
2008年2月,中央領導對大慶油田提出明確要求:“大慶的原油產量要在4000萬噸這個臺階上再穩上若干年。”為支撐大慶油田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站在維護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的高度,針對大慶油田持續穩產中的技術難題設立重大科技專項,并于同年10月啟動實施。
專項啟動后,大慶油田專門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組建2500余人的聯合攻關團隊,集中科研試驗設備,建立專項管理制度。按照“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攻關思路,大慶油田經過3年系統攻關,全面完成“十一五”攻關任務,達到任務書要求的技術經濟指標,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2008年,大慶主力油田處于特高含水和特高采出程度開發階段,穩產難度大。在原技術條件下,大慶油田年產量遞減幅度較大,水驅年遞減達到300萬噸以上。實施各種措施后,大慶油田年總遞減產量也在150萬噸左右。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針對大慶油田實現持續穩產中的技術難題,設立重大科技專項,總體的攻關部署是:確保“十一五”末油氣勘探新增5億噸探明儲量,長垣油田水驅自然遞減率控制在8%以內,三次采油年產量達到1200萬噸以上,長垣外圍油田年產量保持在530萬噸以上,以保證4000萬噸穩產目標的順利實現,并為“十二五”及以后的持續穩產奠定基礎。隨即,大慶油田緊鑼密鼓,按照“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攻關思路,在五大領域設置23個攻關課題,明確各領域的主體攻關技術,確定三個階段的攻關目標。三年來,大慶油田圍繞這23個課題,開展386項研究與試驗,全部達到技術考核指標。
“十一五”后三年,大慶油田依靠技術創新,多產原油1300多萬噸,確保4000萬噸經濟高效穩產。僅2010年,在保持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的前提下,大慶油田全年少鉆開發井2115口,少用聚合物干粉1.2萬噸,節省投資60多億元,實現產量、效益、投資和成本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