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破解熱連軋帶鋼領域世界性老難題
寶鋼破解熱連軋帶鋼領域世界性老難題

文章來源: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12-14
0.4秒,不過是一眨眼的瞬間。在熱連軋帶鋼領域,在0.4秒時間里時常發生的“軋破、甩尾”現象卻難以掌控,仿佛成了“0.4秒幽靈”,成為了長期困擾業界的世界性難題。如今, 寶鋼成功開發并運用了一項熱連軋帶鋼尾部穩定性控制技術,征服了“0.4秒幽靈”。目前該技術不僅在寶鋼股份2050熱軋產線使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還成功推廣至寶鋼股份其它熱連軋產線,并形成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其中包括2項發明專利、12項技術秘密。
熱連軋帶鋼尾部軋制穩定性控制是一個十分復雜而重要的工藝過程,其控制時間非常短暫,在最后兩個機架之間最短時只有0.4秒鐘,一旦軋制穩定性控制不好,在這0.4秒時間里“軋破、甩尾”等問題就會頻繁發生,尤其在軋制超薄、超寬、超強鋼種規格時,這個問題更為突出,直接導致軋輥損耗增加、能源浪費及降級產品產生,嚴重影響了機組產能發揮。長期以來,熱連軋帶鋼尾部軋制穩定性控制是國內外熱軋產線普遍存在卻又一直無法徹底解決的世界性老難題。隨著用戶對熱軋帶鋼表面質量和新品種、規格拓展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寶鋼股份2050熱軋機組產能規模的不斷提升,熱軋精軋尾部軋制穩定性問題嚴重影響了機組產能發揮、帶鋼表面質量提高及能耗降低。
以往,國內外的熱連軋產線常規做法都是從提高軋制溫度、手動調平、提高軋輥硬度等方面來減少帶鋼尾部跑偏和尾部對軋輥的損傷,但是控制效果不佳,還會帶來氧化鐵皮缺陷等不良影響。為了尋求有效的工藝及自動控制手段,從2008年初開始,寶鋼股份熱軋廠組成了《熱連軋帶鋼尾部穩定性控制及相關缺陷改進》攻關團隊,在寶鋼集團中央研究院,寶鋼股份制造部、設備部等單位的緊密配合下,針對熱連軋帶鋼尾部軋制穩定性控制進行重點攻關。
團隊成員突破原有常規控制思路,采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創新性地進行穩定性控制技術開發,他們根據寶鋼熱連軋生產流程特點,對最容易在這“0.4秒”時間里產生的“軋破、甩尾”等問題的形成機理進行認真分析,從減少軋輥受損、減少尾部跑偏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經過3年多的軟件程序開發、跟蹤試驗、評估、分析確定合理的工藝參數,最終成功開發了“精軋軋輥受損預防技術”和“軋輥受損預警技術”等多項寶鋼獨有的熱連軋帶鋼尾部穩定性控制工藝技術,并和“尾部中間浪控制工藝”等優化后的常規輔助性工藝相結合,形成了一整套薄板熱連軋尾部穩定性控制技術方案,使高附加值的寶鋼薄規格高強酸洗板生產能力及質量控制水平穩步提升,產線“軋破、甩尾”次數和非計劃中間成品大幅減少,輥耗大幅下降,非計劃停機大幅減少,新產品規格不斷拓展,各項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該項目在2050產線成功應用后已推廣至寶鋼股份1880、1580、梅鋼1422等熱連軋產線,同時正向其它產線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