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3-12-16
12月14日,在歷經了數天“奔月”旅程和環月飛行之后,凝聚國人千年奔月夢想的嫦娥三號,以優美的姿態翩然落月。“嫦娥落月”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焦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自主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而這其中,中國航天科工再次發揮“大安全”理念下積淀的技術成果和優勢,為嫦娥登月提供精準安全的技術支撐。
在13天的太空飛行中,嫦娥三號經歷了地月轉移變軌、環月軌道保持和動力下降三個階段,其中速度控制是關鍵因素,航天科工研制的加速度計組合承擔著一路上幫嫦娥hold住飛行速度的任務,確保實現精確的變軌控制和平穩、準確的著陸控制。該組合的核心部件石英撓性加速度計正是助力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十戰十捷的“老字號”產品。經過進一步改良后,探月工程用加速度計組合件采用了新型結構設計,可靠度進一步提高,測量精度提升了20%,溫度工作范圍提高了一倍,并具有很好的故障檢測能力。
另一項為嫦娥三號著陸器實現“落下去”的功勛產品,是航天科工研制的γ關機敏感器。據了解,要真正實現我國航天器踏上月球,必須突破月面“軟著陸”控制技術,其中落月高度控制尤為關鍵。當嫦娥三號從環月飛行轉到月面著陸工作階段時,需要通過開啟發動機控制“姿態”而向月球緩慢下降,隨著落月過程的開始,置于嫦娥三號底部的γ關機敏感器實時精確測量嫦娥三號與月面的距離。當探測到距月面數米高度時,發出關機指令關閉發動機。這個關機指令的發出,是實現“嫦娥落月”的關鍵動作,決定著“落月”任務的成敗。
之后,隨著發動機反推力的撤離,著陸器在月球引力作用下(相當于地球的1/6)以自由落體的方式著陸,成功踏上月球。
此外,在巡視勘察階段,航天科工技術產品仍有諸多看點——車體連接分離機構將使緊密連接在一起的著陸器與月球車實施按時分離動作,確保月球車能成功開啟月面巡視勘察;光學鏡頭組件將清晰拍攝“廣寒宮”外形的動態和靜態照片,并與月球車“深情互望”,時刻“關注”它的運行狀況;月球車移動分系統驅動電機,將驅動月球車靈活地“走動起來”,順利完成避障、越障、爬坡等精彩動作。